15 条搜索结果

枯木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叁无为

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数灭无为大小二乘。用智慧品数。以断烦恼。随分灭处。名曰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谓世间万物成必有坏。久则自灭。不自智断。草枯木朽。花雕果落。如此之类。名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虚空之处体非作法。名曰虚空无为。

《法门名义集》 / 98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婆子烧庵

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叁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箇俗汉,遂令遣去,烧却庵。见五灯会元六。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曲女城

西域记五,谓:「羯若鞠若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王号梵授。福智兼备,威震赡部。具足千子,復有百女,皆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边,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於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经多年所,从定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而不敢。时...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种贪

一、显色贪,谓于他人身分及青黄赤白等显现之色,而起贪着也。修行之人观色作青瘀胖胀等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二、形色贪,谓于长短娇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贪着也。修行之人,观此形相,作烂坏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叁、妙触贪,触即触着,谓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触,而...

《三藏法数》 / 196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枯木龙吟

意谓绝灭一切妄念妄想,至大死一番处,更甦生还来,而得大自在也。碧巖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巖云髑髏里眼睛。」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枯木

唐石霜诸禪师会下有禪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眾。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眾是也。」传灯录十五石霜章曰:「师止石霜山二十年间,学眾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眾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业林

僧俗和合,住於一处,如树木之丛集為林也。特為禪庭之名。以禪之翻名,有功德丛林之语也。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為林,(中略)僧聚处得名丛林。」大乘义章十叁曰:「禪者是中国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中略)功...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枯木

传灯录曰:「大海山法禪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鼻隔禪师

谓闭息六根,而隔离前境也,约鼻之一而总称六根。谓住於空见,枯木闇坐之禪人。犹言闇证禪师。止观十曰:「鼻隔禪师发得空见,多堕网中不能自拔。」同辅行曰:「鼻隔无深观行唯止心鼻隔,因此观故发得空见。此人尚不识小乘真諦,岂能观於空见之心令成妙境?但随见转堕於见网。」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枯木

见[枯木]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枯木

枯木眾所居之堂。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打野榸

原為打野堆,作土堆人足共悬之声也。作榸者误,碧严四十八则曰:「明招云:朗上座喫却招庆饭了去江外打野榸。」同评唱曰:「野榸即是荒野中火烧底木橛谓之野榸。」集韵曰:「榸椿皆切,音[齿来],枯木根出。」然联灯录二十一悟明章曰:「如福州谚曰:打野堆者,成堆打鬨也。今明招...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髑髏里眼睛

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於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处,此為髑髏无识之活境界。即枯木里龙吟髑髏里眼睛也。碧巖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髏里眼睛。」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想果

又曰无想报,无想事。色界第四禪天有无想天处,生於此处,则五百大劫间心心所都灭,身实為枯木死灰,因而一类之外道,谓此是真涅槃界,於现世修无想定,死后则生彼天。盖以无想定為因,感得一种非色非心之物,防止心心所而使不生也,此非色非心之一物。為对於无想定之因之果报(新...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