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
《佛学大辞典》 / 978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草即药草也。药草既蒙云雨之润,即得生长,而能遍治众病,变体成仙,以譬五乘之人,既闻法华之教,无漏智慧即得增长,能破无明之惑,开佛知见,故以叁草喻之。(五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天乘、人乘也。) 一、小草,小草喻人、天也。谓法雨既沾,无不蒙润,而人、天之...
《三藏法数》 / 21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言造显曼荼罗时,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坛跢罗经中曰:「中臺,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叁色。第叁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
《佛学大辞典》 / 54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心所法之名。於诸法之实体,与叁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為信乐。使心澄净是為信。唯识论六曰:「云何為信?於实德能信忍乐欲心净為性,对治不信乐善為业。」俱舍论四曰:「信者令心澄净。」颂疏四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大乘义章二曰:「於...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金刚界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為五部。今為便於解释,列之如次:一莲华部,眾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二金刚部,眾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九种大禪]之一。以修行困难而有此名。有叁种:第一之难禪者,菩萨久修禪定,心则自在。而為救眾生故,捨禪定之乐而生於欲界也。第二之难禪者,菩萨修了无数量之诸深禪定,而自拔於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也。第叁之难禪者,菩萨由禪定而达於无上之觉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金刚界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於五部,胎藏界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叁德,统收其曼荼罗於叁部:一佛部,是於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臺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為大定。二莲华部,此為如来之大悲叁昧,能...
《佛学大辞典》 / 41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