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以為梵语,译曰默摈。眾僧不与之交言语也。智者元照以為汉言,谓梵王於宫前立一坛,天眾不如法者则令立坛上餘天不与之往来交语,佛依车匿比丘恶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长阿含经四曰:「阿难白佛言:阐拏比丘(即车匿)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总称阿罗汉,亦称佛。以是為证真理之人故也。无量寿经下曰:「杀真人斗乱眾僧。」法华文句一曰:「瑞应云真人。」同疏记曰:「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玄应音义九曰:「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经中或言应真,或言应仪,亦言无着果,皆是一也。」中本起经上曰:「方...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国名。其国在葱岭之中,寒而不生餘穀。唯熟麦。国中有佛之一齿,為佛齿起塔。有千餘僧徒。尽学小乘。晋法显至此国。遇五年大会(每五年大会)四方沙门皆云集,王及群臣,如法供养一月乃至叁月。供养毕,尽出王马匹,使重臣骑之,具种种珍宝并沙门所须物。与群臣共发愿布施眾僧,布...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西域记九曰:「有窣堵波,谓亙娑Haṁsa,唐言雁。昔此伽蓝。习翫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叁净之肉。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叁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鴈飞翔,戏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鴈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有七种,名曰七有依福业:一施於客人,二施於行人,叁施於病人,四施於侍病之人,五以园林施於诸寺等,六以常食施於眾僧,七应寒风热等之时,施随时之饮食衣服等。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座,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眾水入海。则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则皆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眾。又譬眾之多者曰海。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此阎浮提有四大河,一切诸流皆投归於海。眾僧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决水以入於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往生要集中本曰:「清净大海眾。」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為贫子,风狂士也,幽止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巖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恆拾眾僧残食菜滓,断巨竹為筒,投藏於内,若寒山子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叁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师等,相次入山,以讲经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严,僧瑗,齐翰等,亦住此。宋以后,多為禪僧掛锡之所,及绍隆来住,眾僧云集,道声大扬,遂成虎丘一派...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阿难七梦经说:「阿难在舍卫国得七梦,来佛问:一陂池火焰。二日月星宿没。叁比丘在不净坑中,白衣登头。四群猪来觝突旃檀林。五头戴须弥山不以為重。六大象弃小象不顾。七师子王头上有七毫毛,在地死,一切禽兽见而怖畏,后身中虫出食之。佛言汝七梦表当来遗法弟子,不依佛教。第...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贤愚经七说:「佛告阿难: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时有一人,好修家业,意偏爱金而勤积之。因得一瓶,於其舍内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埋之。后遇疾终,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转受形,经一万岁。最后受身,厌心忽生。见有一人通道,呼之曰:吾...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释迦牟尼之头髮也。梁书扶南国传曰:「叁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髮。髮青紺色,眾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為蠡形。」僧伽经曰:「佛髮青而细,犹如藕茎丝。」佛叁昧经曰:「我昔在宫沐头,以尺量髮,长一丈二尺。放已右旋,还成蠡文。」案,观僧...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眾僧法叁种之一。僧中辨事為一表白与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曰白二。」参照[白二羯磨]项。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羯磨梵语,译曰作业,即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叁羯磨者,叁读羯磨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谓之羯磨。是為完全受戒...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立僧者,说法而成立眾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首座头首之外,别於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选有道博达之人而敦请之,使為眾开法,或请大方之尊宿充之,其任极重。代前堂首座之住持说法者,更难其人。如名德首座,则於前堂中择稍有德者為之,得其人不难也。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律中罪科之名。梵名僧伽婆尸沙Saṁghāvaśeṣa,巴Saṁghādisesa,译曰僧初残,僧残。此罪為次於波罗夷之重罪。犯之,则必依僧眾而行懺悔法,若不行之,则与犯波罗夷罪同。於比丘之资格,入死地者也。解此名者,如行事钞中一引善见论,婆沙论,四分律,毗尼母论之四说。一、善见论谓僧...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当日调百味之饮食及百种之器具,供养安居告终之眾僧也。供祖先之亡灵及施於饿鬼,非本意也。云栖之正讹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缘...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王卧病,施心益强,日夜送黄金於鸡园寺不止。时邪见之大臣,劝太子叁波地,勒守库藏,使王命不行。王竟无施物,唯有半菴摩勒果在手中。王大悲恼,说偈曰:「今我阿育王,无復自在力,唯半阿摩勒,於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与鸡园寺。鸡园寺上座碎為粉末,置羹中徧分与眾僧。见阿育...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开浴室也。寒月五日一浴,暑天每日沐汗,為开浴告知於眾僧,於斋堂前掛开浴牌。勅修清规知浴曰:「凡遇开浴,斋前掛开浴牌。」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