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条搜索结果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曰秣菟(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曰毘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伽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佛之教法如,渡河既了,则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益我,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注荼半托迦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金毘

又作金毘囉,禁毘,宫毘。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曰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揭路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叁摩

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叁摩吒国,周叁千餘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国,结集萨婆多部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苏密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毘陀

又作迷怛。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法。十诵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即诵咒术,是名毘陀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俱毘

Kumbīra(鳩鞞,俱尾),一作金毘(俱吠)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毘,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毘沙门天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曰:「復语鳩鞞(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戍缚迦尊者

十六汉之一。见[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二十七贤圣

成实论,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俱舍家亦兼言之。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见[有学]条)。成实论贤圣品曰:「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是无学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间福田。」四教仪叁曰:「贤人有二,圣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贤圣,具出成论。」又曰:「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俱吠

Kuvera,天神名。大日经一曰:「日天月天,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案可与宫毘為一。见[俱毘]条(梵名Kubera者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剌那那伽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伽,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曰:「剌那那伽,卢割切。光讚经作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口*垔]

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或云翳婆那,或云伊婆那,或云哀跋拏,或云蔼伐拏。」见[口垔]那条。(CBETA註:疑為见堙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俱絺

又作俱祉,拘絺。新称慧耻汉名。见[拘瑟耻]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毘陀。见[毘陀]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庆友尊者

十八汉之第十七。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鸟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娑娑鸟,此云共行,亦云白鹤。」大日经疏叁曰:「鴈非正翻,梵本云娑娑鸟,状如鸳鸯而大。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梵Sarasa。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八方天

东方因陀,帝释天也。南方燄摩,燄摩天也。西方嚩嚕拏,水天也。北方毘沙门,毘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剎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或名五通曼荼。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九字曼荼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也。其曼荼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

林变

佛涅槃时,娑双树之色变為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叁代实录二曰:「调御丈夫示林变之悲,净德夫人遗花萎之患。」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