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剎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结集,此事出本经不思议品。二大本,如海云比丘受持之普眼经者。以须弥山聚之笔,四大海水之墨,书一品之修多罗,尚不可穷尽,如是品其数过尘沙,此亦非贝叶之所可...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小乘之分派,诸说不定,今记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种。但四部五部為以戒律為本之异说,二部,十八部等则正為宗义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眾部。此有二种:一為结集之异同,非宗义之别称。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於窟内与窟外两处结集叁藏。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原名Svarṇabhūmi,西洋纪元前叁世纪,阿育王於华子城,行第叁结集后,派遣传道师於各地时,鬱多罗Uttara,须那迦Sonaka,二人传佛教之地,有名之国也。大部补註四曰:「贤愚经说,舍卫国南有国,名為金地。」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阿育王传於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訶迦叶,二阿难,叁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毱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难,同世之师也,故於付法藏传二十叁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叁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摩揭陀国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来灭后,迦叶於此结集叁藏,同时去石窟二十餘里之处,其餘大眾,结集五藏,故起窟内窟外之称。见西域记九,宗轮论述记。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叁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Maudgalyāyana utra,又作没刀伽罗子。没特伽罗者,译言取绿豆,取胡豆,採菽等姓也。上古有仙,取绿豆而食,此仙种,云没特伽罗。依没特伽罗姓之母而生,故曰没特伽罗子。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之比丘是也。旧称目犍连,见[摩訶目犍连]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凡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有经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刚经。经曰:「是经名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经家所立者,佛灭后结集之时立之。如妙法莲华经。见法华文句一。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由疑真諦之理,作种种之妄业,為叁界所繫缚,不能出离,名之為疑结。九结之一。结為结缚不出之义。大乘义章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為结。亦能缚心,亦名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称為结。」叁藏法数叁十五曰:「疑结,谓诸眾生,於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广...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