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者,指上界四諦与上二界四諦之八諦。行者,指欲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之叁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諦之叁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諦,故谓之减缘。其所以...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时因缘,时即时分。因缘者,能生为因,助成为缘。谓五浊不增时,诸有情类,具大威德,好修诸善。盖于彼时,无诸浊恶,其人虽不乐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处因缘,处即处所,谓中国也。人生中国,其性聪敏,志意调柔...
《三藏法数》 / 210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众多大苾刍众。在安适堂同集会坐。作如是类往复谈论。言诸大德。世尊曾以无量异门。说十二分甚深缘起。于彼最初宣说无明。以为缘性。何因缘故。一切烦恼诸行缘中。唯说无明以为缘性。于此无明见何殊胜。由是因缘便兴诤论。于...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4231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柰女生於柰树上,后通萍沙王而生耆域(又曰耆婆),耆域為世之名医,能治种种之奇病,并出往昔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证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证果。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九十一、须菩提恶性缘 尔时世尊,初始成佛,便欲教化诸龙王故,即便往至须弥山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龙,还须弥顶,规欲食啖。时彼小龙命故未断,遥见比丘端坐思惟,至心求哀,寻即命𣧩,生舍卫国婆罗门家,名曰负梨。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因为...
《撰集百缘经》 /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 8794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如是随闻。尊者大迦叶已趣圆常。尊者阿难。具大威德有大智慧。与尊者舍利子等无有异。悲心如佛普摄一切。能于国城聚落方处。随彼彼处以胜方便调伏化度一切众生。乃至后时。广为教化俱胝百千诸众生故。宣说正法而雨甘露。灌注心顶。周遍广严大城庵罗树园。皆作利乐。 是时王舍大...
《金色童子因缘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805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7日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
《三藏法数》 / 719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