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条搜索结果

破正也,即六十二等。行事钞上之二曰:「破者,谓六十二。」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种

一、萨迦耶,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

《三藏法数》 / 565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之一。确执诸邪及自身以為最胜為一切斗諍之本者,以一切劣為胜者。唯识论六曰:「取,谓於诸及所依蕴,执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諍所依為业。」俱舍论十九曰:「於劣為胜,名為取。有漏為劣,圣所断故。执劣為胜,总名取。理实应立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取。」法...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城之天处,即叁十叁天。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分别曰。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也。 一、邪,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

《三藏法数》 / 493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譬如有药。名為善。眾生者,眾毒悉除。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执着於人而起爱也。维摩经问疾品曰:「於诸眾生,若起爱大悲,即应捨离。」什註曰:「有眾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為爱大悲。」又,爱与二种之烦恼也。迷事之惑名爱,迷理之惑名。如贪欲瞋恚等為迷事之惑。我等為迷理之惑。楞严经六曰:「令诸眾生落爱坑,失...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智身

智法身之意。金刚界修法所结印契之一。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结智身,印契如前相,彼智萨埵,应观於自身,鉤召引入缚,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嚩曰囉(二合)萨怛嚩(二合)涅哩(二合)捨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现智身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种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者,乃名真。故云十种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六十二

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则成二十。约过去、现在、未来叁世论之,成六十。此六十,以断、常二,而为根本,则总成六十二也。(四种者,谓于五阴中,如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为一。我即神我,谓识神也。又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为二...

《三藏法数》 / 14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制恶

此书為玄奘叁藏於印度所作,以破外道之恶。唯识述记七末曰:「我之大师,戒日大王為设十八日无遮会时,造制恶论。」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註下曰:「初地断无明别,发真中道,故云道。(中略)两教叁乘,别教地前,未中道,未断别,皆名邪人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尊者

[五十叁知识]之第十一。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有情之身心,為限一期而断绝,谓之断,反之而身心皆常住不灭,谓之常。此二者名边,為五恶之第二。涅槃经二十七曰:「眾生起凡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如是二,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智度论七曰:「断五眾灭。」(五眾者五蕴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细之一。又九相之一。[叁细]条及九相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