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叁,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叁识当於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於...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叁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兹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叁曰:「或名种子识,能徧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述记叁末曰:「即為诸法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犹言灵魂。宝积经百九曰:「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中略)此神识界亦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七曰:「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徧计所执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无故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為空,以似有故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為非有,以妙有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叁性对望而论,现於虚妄认识上...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又云佛识。第八之阿赖耶识為一切眾生之根本识,第九之菴摩罗识為如来之清净识。菴摩罗,译言清净。以离一切之无明烦恼故也。但法相宗以菴摩罗耶识為阿赖耶识之净分,不立為第九识,法性宗则立為第九识。光明玄曰:「菴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若分别之即是佛识。」宗镜录曰:「摩罗净...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溈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眾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麼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甚麼。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溈云善哉!」见从容录叁十七则。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微细之意识也。又名细心。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识也。成唯识论叁所谓「有餘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是也。是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识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是性宗所立。於八识之外,证有无為之真如识。初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至支那而二译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识。前六识如常,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第九名菴摩罗Amala识。译曰无垢识或清净识,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经之真识也,是华天性宗九识家之立义也。然唐玄奘...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