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性宗所立。於八识之外,证有无為之真如识。初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至支那而二译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识。前六识如常,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第九名菴摩罗Amala识。译曰无垢识或清净识,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经之真识也,是华天性宗九识家之立义也。然唐玄奘...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犹言灵魂。宝积经百九曰:「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中略)此神识界亦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增一阿含经七曰:「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梵名阿末罗Amala。译曰无垢识。旧译家以為第九识之称,新译家以為第八识净分之称,是不别立第九识故也。唯识论叁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同述记叁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叁曰:「或名种子识,能徧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述记叁末曰:「即為诸法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溈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眾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麼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乃云:是甚麼。待伊拟议向道,非唯业识茫茫,亦乃无本可据。溈云善哉!」见从容录叁十七则。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又云佛识。第八之阿赖耶识為一切眾生之根本识,第九之菴摩罗识為如来之清净识。菴摩罗,译言清净。以离一切之无明烦恼故也。但法相宗以菴摩罗耶识為阿赖耶识之净分,不立為第九识,法性宗则立為第九识。光明玄曰:「菴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若分别之即是佛识。」宗镜录曰:「摩罗净...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