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条搜索结果

细意

微细之意也。又名细心。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续不断之微细意也。成唯论叁所谓「有餘部执生死等位,别有一类微细意,行相所缘俱不可了,应知即是此第八。」是也。是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执计不同。见唯述记四、了义灯四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十叁知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而闻说法。其知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就心之真妄而立叁之不同:一、真,自性清净心也。第八阿赖耶,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净也。谓其净分也。二、现,变现之意也。第八,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变现根身世界。故名。叁、分别,於六尘等种种之诸境而起分别也。第七末那由传送第六意而起分别,故名。...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十叁智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而闻说法。其知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缘境广狭

一、第八缘境最广,谓此根本,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叁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 二、第七缘境最狭,谓此无别体相,但依第八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

《三藏法数》 / 204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有分

阿赖耶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為有分。」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导论

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二十论,称曰唯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註释数十餘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护法所造释名唯导论。」法相之学匠单称导论者,成唯论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心要

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第八

阿赖耶之别名。八中之第八。述记叁末曰:「摄论第二卷初,亦名第八。」唯了义灯四本曰:「从末向本,数為第八。」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成唯论随疏

即[成唯论随註]。文约义丰,理明词达,唯入门之要书也。武林钱伊菴因此疏而着唯随疏翼二卷。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耳,鼻,舌,身,意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於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於大乘所说八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為前六。此六在欲界,六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无鼻舌之二,又第二禪天以上...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外道

叁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相续

起信论所说五之一。即六尘中之相续相也。彼就无明而差别,此就体而论者。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善知

以善為眾人所知者,谓之善知。有叁种:一、教授善知,教授我者,即我师也。二、同行善知,与[我]同观行而互相策励者,即我友也。叁、外护善知,给我以修道之资者,即檀越也。见止观四。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无量

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其实立无量之心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亦无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罗之诸尊,立一无量之五释:一者,中台大日尊一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小乘成实之所立同。八者,八叶尊八种之心王...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