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条搜索结果

披袒

披者,掛袈裟覆两肩也,所谓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释氏要览上曰:「舍利弗问经云:於何时披袒?佛言:随供养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着两肩,现福田相故。」(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同评叁师入眾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斋坐禪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使人见福田...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苦道

叁道之一。道者能之义。惑业苦互相,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復起惑,故云苦道。即叁界生死之果报也。见叁藏法数十二。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种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种迴向

上叁种开為十种: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叁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胜(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别之行而向圆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顺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义中,前叁者迴向於眾生,次叁者迴向於菩提,次二者迴向於实际,次二...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曲彔

又作曲录,曲禄,曲[彔页]。僧家所用之椅子也。刻木而造,其形屈曲,故云曲彔。正字曰:「刻木曲彔也。」然则彔為本字,他皆假用也。象器笺十九曰:「曲彔,盖刻木屈曲貌。今交椅曲彔然,故略名曲彔木,遂省木单称曲彔也。」五祖演录曰:「曲彔木头上,不免将错就错。」圆悟录五...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识宿命

之一。知宿世生死之力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知与智之别

禪源诸詮叁曰:「空宗以分别為知,无分别為智,智深知浅,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為智,以该於理智於凡圣之灵性為知,知智局。」同二曰:「智局於圣,不於凡。知即凡圣皆有,於理智。」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变化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铜锣

教家用之。正字曰:「锣,郎何切,音罗。筑铜為之,形如盂。」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死生智证明

宿命也。叁明之一。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玄一

唐代人。乡贯未详。法相学,以着述為事。着无量寿经记二卷,观无量寿经记一卷,法华经疏八卷,阿弥陀经疏一卷,涅槃经料简二卷,瑜伽论疏十七卷,中边论料简一卷,梵网经疏叁卷,唯识枢要私记一卷等,多散佚不传。惟无量寿经记上卷一卷,收入日本续藏经。观其处处引用窥基元晓法...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种偈

偈有二种:一偈,二别偈。别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偈者即首卢偈也,不问长行与偈,但以叁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数经之法也。见百论疏上。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身如意

之一。见[]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总相

一切之有為法,有总别二相。如无常无我之相,於一切,故谓之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谓之别相。见智度论叁十一。 又六相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佛教

谓不偏於特殊之宗派共佛教全般之教义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水界

水大之异名。一切之物质湿性之部分,谓之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俱舍论一曰:「水界湿性。」又曰:「水界能摄。」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宿命

六神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力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劣智

下劣之智慧也。佛地论一曰:「恐餘劣智未能。」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决择分

发於见道之无漏真智也。无漏之真智,於见,修,无学叁道,见道為其一分,故云决择分。俱舍论二十叁曰:「分谓分段,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名。」颂疏二十叁曰:「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一分故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宿住

宿住随念智证之略,六中之宿命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体信

体者也,於他之心而能信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心相体信。」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体达

体者达也,也,达事物之理而无壅塞,谓之体达。金光明玄义下曰:「体是达义。得此体意。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唯识述记九末曰:「体者也。」止观五曰:「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动皆止。」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别接

亦曰别入教利根之菩萨被接,而接入於别教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习因习果

新译之同类因,旧译云习因。新译之等流果,旧译曰习果。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习者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前為习因,后為习果。於一切之色心,於善恶无记之叁性。止观八曰:「何名习因习果?答:阿毘曇人云:习因是自分因,习...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乘道

道之名,於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胜鬘经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宝窟下末曰:「此名佛果為大乘道,与佛為因名大乘因。」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宿命智

中之宿命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两向释

在一文中间於上下之句而成义也。又曰义兼两向。法华文句记会本十一曰:「等者两向释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宿习

宿世之习也。於善恶。俱舍论十二曰:「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天台别传曰:「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二部经中,有优婆提舍U adesa,译曰论。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名优婆提舍。叁藏中之阿毘达磨藏Abhidharma是也。阿毘达磨藏有四名。优婆提舍為其一。亦译為论。然则论之名,於师资,但為立师资之别,故十二部经中之论称為经。特以叁藏...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同品全分者,以其一分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神境智证

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不定

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同品全分者,以其一分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汉罗

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於叁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於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神足

神足也。又曰神境智证。略曰神境。五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道理

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於餘物而言。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為惑,尘沙无明之二名為别惑。以见思為於叁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諦者即见思惑,(中略)又云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