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条搜索结果

四无

佛菩萨慈悲喜捨之四德也。与乐之心為慈,拔苦之心為悲,喜眾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於一切眾生捨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捨。缘无眾生而起此心,谓之无。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有四:一慈、二悲、叁喜、四捨,言者。无有情為所缘故。引无福故。感无果故...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光菩萨

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萨,為赤肉色,右持莲,上有光,左手伏膝上。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佛言

又云圣教。以佛之圣语為定,而决是非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寿四土偈

法华经寿品偈曰:「常在灵鷲山,及餘诸住处。眾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鷲山,是实报土,為叁世常住之净土,故谓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為...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諦

四种四諦之一。见[四諦]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无数劫

经劫无无数也,世界一成一败之时,谓之劫,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无数劫。闻是法亦难。」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叁支比

者,谓以有为法与无为法比类而度也。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对执我论者,先说诸法无我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立因,立因者,谓破执有我者而立因也。若于五蕴等法施...

《三藏法数》 / 27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寿观经

观无寿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大无寿经

寿经二卷,在净土叁部经中為最大本,故名。又略曰大经。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譬喻

之一。见[]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至教

因明用语,叁之一,又曰圣教,正教,声。以圣教之至言邪正也。俱舍光记五曰:「至极之教,故名至教,亦名圣教。」见[]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观无寿经得益分

唐善导观经疏科一经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叁得益分,第四王宫流通分,第五耆闍分。得益分者,十六观之正宗说终后,说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得见西方净土及弥陀叁尊,韦提希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各发无上菩提心之利益一段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圣教

又作正教,又曰至教。因明之用语,叁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似现

於因明立现、比、非之叁,似现、似比為非,似现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自相,故似现而非现,因之称為似现。何则?以瓶衣為和合体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者如见烟而比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论曰:「有分别智於义异转名似现,谓诸...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真无

佛德无,故云真无。是通诸佛而言,若约於弥陀佛而言,则光明无寿命无,谓之真无。真者谓其德不虚妄也。讚阿弥陀佛偈曰:「神力本愿及满足,(中略)稽首归命真无。」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