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形像

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偏衫

南山旧律家之说,叁之下覆於左肩之片云祇支,覆於右肩之片云覆肩(义净新律家谓祇支,覆肩,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资持记作褊衫。说文:褊、也。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祇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主浣

舍利弗二弟子之一。以洗濯服為职者。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长方形之布帛,男女多掛於肩,用以拭手,或盛物。法华经譬喻品曰:「当以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阿弥陀经曰:「各以裓盛眾名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义疏五曰:「裓者,衿也。」玄赞五曰:「裓者,孤得反,襟也。(中略)天仙之,应是彼类。」案悬於肩,则宜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梦争

讫栗枳王十梦之第九。俱舍光记九曰:「王梦见有广坚。有十八人,各执少分,四面争挽。不破者,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脱。」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杖,况以争。争终不破,斫体无殊。」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功德

梵语曰迦絺那。译言功德。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见[迦絺那]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七宝

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银、琉璃、硨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硨磲。」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阿弥陀经曰:「亦以Suvarṇ...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观音

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柔和忍辱

弘经叁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防寒热之害,以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伽胝

Saṁghāti,僧伽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之袈裟也。可洪音义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旧译云僧伽梨,此云复。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条,皆名僧伽胝。」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六种意乐

谓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轮,保持国土。风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刚界血脉

刚界法师资相承之血脉也。据日本密家之说,其所传不一準。华严寺海云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刚萨埵,龙猛,龙智,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海云。慈恩寺造玄阿闍梨之所传者,其次第為大日,普贤刚萨埵,曼殊室利,龙猛,龙智,刚智,不空,惠果,义操,法全。...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毘罗陀迦毘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毘罗陀,或曰毘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毘罗陀迦毘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除盖障菩萨

除一切盖障之略名。除盖障院之中尊也。大日经一曰:「次行者於右方,次作大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同疏五曰:「次於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中略)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入眾

鬱多罗僧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眾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鬱多罗僧,名中价,从用名入眾。」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入眾

礼拜诵经斋会等大眾会合之时必服之,因云入眾。六物图曰:「从用名入眾。」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半拏囉嚩悉寧

Pāṇḍaravāsinī,又作伴陀罗缚子尼。白处观音又白观音之梵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罗缚悉寧,译云白处。以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海轨曰:「伴陀罗缚子尼,是白观音也。」秘藏记钞八曰:「约住处名白处,约服名白。疏第五云:袭纯素,是白义也。」秘藏记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黄衲

青黄之间色也。僧史略上曰:「今江表多服黑色赤色,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中略)今天下皆谓黄衲為观音衲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翅。翅翮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婆罗鬼神。」光明经叁曰:「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毘罗天。」又曰:「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王

二十八部眾之一。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但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出之二十八部眾中。缺此神之名。出於佛像图汇第四。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中僧伽梨最大,故云大。九条以上為大,有叁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叁品,自九条十一条十叁条名下品,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皆叁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叁条二十五条名上品皆四长一短作。」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縵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為沙弥,沙弥尼之。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者,许用以代叁而着之。六物图曰:「縵通叁用(叁之用),然本是沙弥。律制沙弥着漫,一当七条入眾,一当五条作务。今时剃髮即着五条,僭滥大僧,深求本制。」释氏要贤上曰:「縵,梵音...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若银若赤铜若白檀若赤檀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转轮王

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劫比罗天

又作毘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毘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君迟

Kuṇḍikā,又作君持,军持,捃穉迦,捃稚迦。译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记十曰:「捃穉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玄应音义九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论文作鍕[持],字无所出。」同十四曰:「经中或作军迟。」慧琳音义八十二曰:「君...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忍辱

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遂為袈裟之总名。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叁昧经袈裟名忍辱鎧。」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刚或称与愿刚,在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南山

四分律宗之法服,為南山道宣律师之流义所用者,有鐶鉤之袈裟也。见画像须知。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四天王

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為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ās,东持国天Dhṛitarāṣṭra,南增长天Virūḍhaka,西广目天Virū ākṣa,北多闻天Dhanada,又...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鉢吒

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畾/(冗-几+互))毛]。前云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二头陀

一者尽形乞食。二者阿兰若处住。叁者着粪扫。四一坐食。五者常坐。六者中后不受非时食。七者中后不饮浆。八者但有叁。九者毳。十者树下坐。十一者空地住。十二者死尸间住。

《法门名义集》 / 71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缕织成之袈裟。又曰色[(畾/(冗-几+互))毛],黄[(畾/(冗-几+互))毛]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观音

被叶观音之略。被叶,為喻着八万四千功德之意。密号為异行刚。叁昧耶形為未敷莲华。其形像如叶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所说:「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宝冠,冠有无量寿佛,瓔珞环釧,庄严其身。身有圆光,火焰围绕。像有四臂:右第一手,当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愿手。左第一手...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有慾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中略)车匿悲泣,随路而啼。顾视太子,已被鹿皮。」异出菩萨本起经曰:「太子行十数里,道逢猎...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粪扫

又曰衲。火烧牛嚼鼠囓死人月水等,天竺之人,弃之於巷野,与拭粪之秽物同,故名粪扫。浣洗缝治之而着於外也。又补纳粪扫之片而着用之。故亦名纳。比丘着此粪扫,不更用檀越之施,為十二头陀行之一。粪扫之功德,在於离贪着。行事钞下一曰:「粪扫,制着意,此...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