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条搜索结果

心意品

心意品者,说意精神虽空无形,造作无竭。 意使作㺃,难护、难禁,慧正其本, 其明乃大。轻躁难持,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意微难见, 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 独行远逝,覆藏无形,损意近道, 魔系乃解。心无住息,亦不知法, 迷于世事,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277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九品安养

往生极乐者,有九品之差别,故言九品之净土,九品之安养等。见[九品]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刀杖品

刀杖品者,教习慈仁,无行刀杖贼害众生。 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现世不逢害,后世长安隐。 不当粗言,言当畏报,恶往祸来, 刀杖归躯;出言以善,如叩钟磬, 身无论议,度世则易。欧杖良善、 妄谗...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59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老耗品

老耗品者,诲人勤仂,不与命竞,老悔何益? 何喜?何笑?命常炽然,深弊幽冥, 如不求锭。见身形范,倚以为安, 多想致病,岂知非真?老则色衰, 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徙,如御弃车,肉消骨散, 身何可怙?身为如城,骨干肉涂, 生至老死,...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9字 / 1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地狱品

地狱品者,道泥犁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 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 二罪后俱受,是行自牵往。 法衣在其身,为恶不自禁, 苟没恶行者,终则堕地狱。 无戒受供养,理岂不自损? 死啖烧铁丸,然热剧火炭。 放逸有四事: 好犯他人妇、 卧险非福利、毁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55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慈仁品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所适无患。彼乱已整, 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 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 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是...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34字 / 1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戒慎品

诫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后无所悔也。 人而常清,奉律至终,净修善行, 如是戒成。慧人护戒,福致三宝, 名闻得利,后上天乐。常见法处, 护戒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 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修戒、布施,作福为福, 从是适彼...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69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言语品

言语品者,所以戒口,发说、谈论当用道理。 恶言骂詈,憍陵蔑人,兴起是行, 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 弃结忍恶,疾怨自灭。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诤为少利,如掩失财,从彼致诤, 令意向恶。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 好...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2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生死品

生死品者,说诸人魂,灵亡神在,随行转生。 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恩爱,可淫入泡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身死神不...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25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世俗品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 如车行道,舍平大途,从邪径败, 生折轴忧。离法如是,从非法增, 愚守至死,亦有折患。顺行正道, 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 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 奈何乐此?若能断此,伐其树根, 日夜如是,必...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45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笃信品

笃信品者,立道之根,果于因正见,行不回倾。 信惭戒意财,是法雅士誉, 斯道明智说,如是升天世。 愚不修天行,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从是到彼安。 信者真人长,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 信能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 所到有明;信...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25字 / 1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广衍品

广衍品者,言凡善、恶,积小致大,证应章句。 施安虽小,其报弥大;慧从小施, 受见景福。施劳于人,而欲望祐, 殃咎归身,自遘广怨。已为多事, 非事亦造,伎乐放逸,恶习日增。 精进惟行,习是舍非,修身自觉, 是为正习。既自解慧,又多学问, 渐进普广,...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53字 / 1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好喜品

好喜品者,禁人多喜,能不贪欲,则无忧患。 违道则自顺、顺道则自违, 舍义取所好,是为顺爱欲。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 已除缚结者,无爱无所憎。 爱喜生忧,爱喜生畏;无所爱喜, 何忧?何畏?好...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02字 / 1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道利品

道利品者,君父师行,开示善道,率之以正。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宿命有福庆,生世为人尊, 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从。 王为臣民长,常以慈爱下, 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 处安不忘危,虑明福转厚, 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以...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80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罗汉品

罗汉品者,言真人性脱欲、无着、心不渝变。 去离忧患,脱于一切,缚结已解, 冷而无暖。心净得念,无所贪乐, 已度痴渊,如雁弃池。量腹而食, 无所藏积,心空无想,度众行地。 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世间习尽, 不复仰食。虚心无患,已到脱处, 譬如飞鸟,暂...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256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惟念品

惟念品者,守微之始,内思安般,必解道纪。 出息、入息念,具满谛思惟, 从初竟通利,安如佛所说。 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 起止学思惟,坐卧不废忘。 比丘立是念,前利后则胜, 始得终必胜,逝不睹生死。 若见身所住,六更以为最, 比丘常一心,便自知...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70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一念义多念义

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门者非一人,异解颇多。幸西立一念义。一念义者,凡夫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往生之业事自然成辨,不须多念之念佛也。隆宽立多念义。积念佛之功,往生之业事始為成辨,故一生之间念念相续,以待临终,百万徧之类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莲托生

往生净土,托生於同一之莲华中也。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多闻品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 多闻能持固,奉法为垣墙, 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 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 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3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如意珠

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為颇梨珠。」同叁十五曰:「如菩萨先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中略)龙...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1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四弘誓愿

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諦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諦而度无边眾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諦,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叁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净土宗

佛教之一派。以普贤為初祖,主於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叁人。同愿往生极乐国土。魏之曇鸞,唐之道绰,皆专修此道。以观想持名专修為上,一名莲宗,日本亦盛行之,為二十宗之一。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炎刀

狱卒所持之刀,刀身发炎者。往生要集上本曰:「炎刀剥割一切身皮。」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十六观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眾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諦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他力宗

自力宗之对。劝他力往生之宗旨也。见[他力]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佛净土

从一般之佛土,称弥陀净土曰一佛净土。十疑论曰:「阎浮提之眾生,心浊多乱,偏讚一佛净土,使专心一境,即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境宽则心散漫,叁昧难成,故不得生。」又一佛土,即一佛净土。皆指弥陀之净土而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善现药王

妙药之名。晋华严经叁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药王名曰善现,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闻香者鼻得清净,若尝味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取彼地土,悉能除灭无量眾病,安稳快乐。」往生要集上末曰:「善见药王灭一切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菩提心

菩提旧译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刀山

刀剑之山,地狱之难处也。千手经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往生要集上本曰:「牙如剑,齿如刀山。」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方丈

禪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於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於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说维摩经处。寺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达赖喇嘛

DalaiLama,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语,Lama,胜者之义。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於黄衣派。為禪定菩萨之化身,在主都剌萨。相承者,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转生者,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拔舌地狱

作口业之恶者,所堕之地狱也。法苑珠林曰:「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钉而张之,令无皱褶,如张牛皮。」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供具

又云供物。供佛菩萨等之香华饮食幡盖等事物也。宝积经叁十四曰:「齎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眾。」法华经曰:「於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往生要集中本曰:「随力办於华香供具。」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道

一、难行道,论云:于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粗强,五欲障蔽,难入于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于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177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慈尊

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今案之,从释尊入灭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观经散善义曰:「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不退土

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迴之乡至不退之土。」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8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法水

妙法能洗烦恼之尘垢,故譬以水。无量义经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秽。(中略)其法水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诸恼垢。」金光明经四曰:「夏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凉法水,以灭是火。」圣无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智度论五曰:「诸菩萨如云,能雨法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破地狱偈文

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狱,於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大愿船

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空王佛

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财首菩萨

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佛灭后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见,不信正法。有知识比丘,名定自在。教我入塔拜佛像,且称南无佛。依是因缘,我值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叁昧。以来无数劫不堕恶道,今日遂得甚深首楞严叁昧。见观佛叁昧经九、安乐集上,往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行叁昧

心定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者。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者,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