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条搜索结果

之一。地狱之眾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等之叁,祇以识持体,故名识。传心法要上曰:「有识,有智。四大之身,飢疮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涅槃饭

见[涅槃]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没特伽罗子

Maudgalyāyana utra,又作没刀伽罗子。没特伽罗者,译言取绿豆,取胡豆,採菽等姓也。上古有仙,取绿豆而,此仙种,云没特伽罗。依没特伽罗姓之母而生,故曰没特伽罗子。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之比丘是也。旧称目犍连,见[摩訶目犍连]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口

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叁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不正

佛制十中之后半,如果实之类可囓嚼而之五种之物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晚粥

晡时之粥也。於律法虽触不过中之戒,然禪院则称為药石而用之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加持供物

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时,加持供物也。以若不加持,则诸飞行之药叉罗剎,幽阴鬼等来,悉盗之,或触秽之故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内煮

比丘房内所煮之物也,是為不净之一,比丘不得之。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种净肉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时咒愿

愿施之咒文也。盂兰盆经曰:「时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中略)然后受。」资持记下叁之叁曰:「咒愿即為施主求愿也。」禪苑清规赴粥饭曰:「粥云:粥有十利(见[粥]条),饶益行人,果报昇天,究竟常乐。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饥渴消,施受获清凉,共...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劝茶

劝喫茶也。禪苑於后,有向人劝茶之礼。见象器笺十。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种净肉

见[]条及九净肉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菛@良][卄/碭]

[菛@良]或作蒗。[菛@良][卄/碭],毒药也。大涅盘经曰:「如人蒗[卄/碭]子,眼见针华。」傅大士颂曰:「[菛@良][卄/碭]拾华针。」永明寿禪师心赋曰:「蒗[卄/碭]而布华针。」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因中说果

於因上说果之论法。涅槃经叁十七曰:「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如世间人,说泥即是瓶,缕即是衣,是名因中说果。果中说因者,牛即水草,人即是。」智度论四十叁曰:「知人日数匹布,不可,从布因缘得,是名因中说果。如见好画而言好手,是為果中说因。」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过

肉十过,饮洒十过。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犍多

Agantuka,译曰客比丘。见善见律第六。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非时

非时之也。谓过日中而者。律中制之為戒法,八斋戒及十戒中之不过中戒,比丘戒之非时戒是也,盖為佛道修行使节欲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王饍

飢遇王饍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王饍。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若復得王教,然后乃敢。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一苦法

一阿练若,二乞,叁一处坐,四一时,五正中,六不择家,七守叁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塚间。若有人於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於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修斋

执行斋会也。会僧而供斋,曰斋会。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王膳

飢遇王饍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飢国来,忽遇大王饍。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若復得王教,然后乃敢。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羯专鉢失遮薄底迦

译曰不重受。一时受,再度不受也。饰宗记五本曰:「羯专鉢失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也。此含二义:一者不作餘法而。二者一时受讫,更益不受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

见[四]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关於事戒法也。苏悉地经曰:「一日一,不得再。不应断,於有疑不可。」是瑜伽行者之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种净肉

初叁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鷲等他鸟兽所餘之肉也。见楞严会解。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瞻病五德

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不可,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叁有慈悲心不為衣,四能经理汤药等,五能為病人说法。见四分律四十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二法人

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二常乞,叁次第乞,四受一法,五节量,六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着粪扫衣,八但叁衣,九塚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六根

眼根以眠為,耳根以声為,鼻根以香為,舌根以味為,身根以细滑為,意根以法為。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和眾

和合之僧眾也。寄归传二曰:「客僧创来入寺,於五日内和眾,与其好,冀令解息。」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律,自明相现至时谓之朝前,自朝至日中,谓之后。见行事钞中叁之叁。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禪悦

入於禪定,快乐心神也。华严经曰:「若饭时,当愿眾生禪悦為,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曰:「虽復饮而以禪悦為味。」同净影疏曰:「禪定释神,名之為悦。」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种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鲸音

譬梵鐘之声也。祖庭事苑曰:「物类感志云:海岸有兽曰蒲牢,而性畏鲸鱼。於海畔,鲸或跃,蒲牢即鸣,声如鐘。今人多状蒲牢兽形施鐘上,斲撞為鲸而击之。鲸本无声,因鲸跃而蒲牢鸣,故曰鲸音。」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牙字

金刚牙菩萨之种子字為牙字。瑜祇经曰:「金刚怖噉牙字发光明。」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不正

比丘之不可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出世五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分卫

Piṇḍa āta,或翻乞,或翻团堕。乞者為比丘行而乞也,团堕者就乞得之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摶作团堕叠鉢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儐荼波多,儐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堕在鉢中也。团者团,谓乞。」行事钞资...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脱皮净

戒律之法,果实有皮者,脱皮而,谓之脱皮净,之无罪。不然,即為不净。见行事钞下二。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戒取使

使者烦恼之异名。戒取之烦恼也。五利使之一。叁藏法数二十四曰:「戒取者,谓诸外道,於非戒中,谬以為戒。如鸡狗等邪戒以為真戒,取以进行也。由此戒取,驱役心身,流转不息,故名為使。」(鸡戒者学鸡之一足立,狗戒者粪秽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净肉

不见為己杀之肉,不闻為己杀之肉,不疑為己杀之肉,不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残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详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受斋

受斋之供养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八不得坐高广大床上,九不得非时。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人以爱為,爱以无明為,无明以五盖為,乃至不信以闻恶法為等。譬如大海以大河為,大河以小河為,乃至溪涧平泽以雨為。出於中阿含经十。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时之一。叁世之诸佛皆以午时為,名曰法时。午过则為非时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六种供具

一华,二涂香。叁水,四烧香,五饭,六灯明,如是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之六度,供於护摩坛之四方。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等供

又云等得。凡大眾之法,由上座至下末待物等配赋平均,令维那唱等供或等得然后得也。行事钞下叁曰:「四分得便,為俗讥责。佛令唱等得已,然后。僧祇唱等供,若时欲过,随下随无罪。十诵云等供。(中略)十诵因舍利弗為上座纯。罗睺白佛。佛言:从今上座待得徧...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维口

四邪命之一。见[邪命]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叁之叁曰:「四分云:前者,明相出至时。」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贫人所不净之物也。大日经疏叁曰:「如贫里秽,不可置於宝器。」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羯专钵失遮薄底迦

译曰不重受。一时受,再度不受也。饰宗记五本曰:「羯专鉢失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也。此含二义:一者不作餘法而。二者一时受讫,更益不受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愚童持斋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谓凡夫信世间因果之道理,知持斋之為善而行之也。持斋者不过中之法(过正午不為),以之為善道者,為印度古来之风俗,无异於此方所谓仁义之道。因而以之為人乘之住心。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类,犹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彼思惟此少分,发...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多餘之物也。行事钞中一曰:「僧祇云:若将僧家长还房得偷兰。」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净肉

比丘而无罪之肉云净肉。有叁种,五种,九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沙弥喝

见[喝]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种九种之净肉,许比丘之。见[]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谭婆

狗肉者。玄应音义七曰:「谭婆,谓狗肉人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畜生

梵语底栗车Tiryagyoni,畜生新译傍生。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為噉或為驱使畜养此生。傍生者,言為傍行之生类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為名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解脱

出世五,又九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脱惑业之繫缚,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资养诸根。故称解脱為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