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 条词条数据
一、性土,谓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性土。 二、相土,谓随诸众生心量所现,或净或秽,或广或狭。是以菩萨所见,无诸坑坎,众宝庄严;众生所见,荆棘瓦砾,秽恶充满,是名相土。
出宗镜录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叁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
出涅槃经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分段身,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叁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身,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二乘等虽出叁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
出唯识论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内色,内色者,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内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内色,以其属内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谓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声香味触五尘名外色,以其属外境故。
出宗镜录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净色,谓清净美妙之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之人,宜当远离也。 二、不净色,谓不净丑恶之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之人,亦宜远离也。
出大智度论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显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是名显色。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见,是名形色。
出宗镜录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叁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存即存活,济即救济。谓以饮食存济其生也。 一、有罪存济,谓有一等之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如是得饮食已,欢喜受用,贪爱不舍,不见生死过患,不知出离之法,是名有罪存济。 二、无罪存济,谓非如前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但以正道而乞饮食,得饮食已,如法受用,不贪不爱不着...
出阿毗达磨论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得求,谓诸众生欲得诸乐,随意求取,虽经险难,不以为苦;如海吞流,心无厌足,是名得求。 二、命求,谓诸众生,取乐生爱,不能如实观察乐是苦因,反求长命,受此诸乐,是名命求。
出成实论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数量数,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二、色心有为数,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
出华严经疏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增益边,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边。(因缘所生法者,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中间一念心起,即是所生法也。) 二、损减边,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边。
出摄大乘论释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有边,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无自性;虽无自性,不得言无,故名有边。 二、无边,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本无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无边。
出中论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迦罗时,梵语迦罗,华言实时。谓佛于律中诫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实有其时,故名实时。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是也。(梵语毗尼,华言善治。) 二、叁摩耶时,梵语叁摩耶,华言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中广约叁世无相时法无实,故名假时,亦名短时长...
出大智度论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
出宗镜录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