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条搜索结果

他化自在天

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為第六天。此天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śavartina,此天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乘

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1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中一切中

中叁观之中,中不惟為中观之一,空观观亦谓為中也。止观五上曰:「一中一切中,无空而不中,总中观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胎藏界大日如来

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都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之义也。叁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禪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禪法、禪杖、禪毱、禪镇、骨人。」资持记下二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彼色相以助禪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禪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切

中叁观中,不唯言观之一。空观中观皆谓為。止观五上曰:「一一切,无空中而不,总观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於般若经明叁种之,名叁波罗摄提Prajña ti,又名叁摄提,叁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訶萨行般若波罗蜜。名设。受施设。法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不实,故名法。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

《佛学大辞典》 / 36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惑同异断

叁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為隔歷叁諦次第之叁观,其叁惑异断勿论矣。先於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叁界之见惑,至第七不退住復以空观断叁界之思惑,次叁住以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於十行復以观断界外之尘沙,次於十迴向,习中观,伏无明,次於...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