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条搜索结果

百福庄严

菩萨叁大阿劫之后,更於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相也。智度论四谓若过叁阿劫,是时菩萨种叁十二相业因缘。问曰:叁十二相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756字 / 1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陀林

此林元為陀太子所有,故名陀林。见[树]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说部

又曰执一语言部。梵名猗柯毗毘与婆訶利柯Ekavyavahārika,又Ekabyohara,或作鞞婆訶罗。小乘二十部之一。為佛灭二百年顷,由大眾部中分裂之一派。从大眾部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而出。立一切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之说。故有此名。异部宗轮论,谓此部之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伽罗

Siṁhala,译曰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罗剎国而立伽罗国。西域记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伽,其子名伽罗。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罗剎女国。罗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罗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摩

法华经嘱累品说,释迦如来叁摩诸菩萨之顶而付嘱法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訶萨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叁摩诸菩萨摩訶萨顶,而作是言...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论宗

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罗什。罗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叡,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相

(一)谓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嘆。」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於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於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条衣

叁种袈裟之一。又名九条袈裟,或单名九条。即伽梨之一种,所谓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两长一短,条数有九分,故名。十诵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伽梨最下九条,成分别若干长若干短,总说九条。作衣竟日,即应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应...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纲

各寺设叁人役务,吾国有上座,寺主,维那,或上座,维那,典座,日本谓之上座,寺主,都维那。如纲,以有德之人為纲绳而提挈之,故云纲。西天之诸寺仅有上座之一纲。求法高传上曰:「寺内但以最老上座而為尊主,不论其德。诸有门钥每宵封印,将付上座,更无别置寺主维那,但造...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Saṁghāṭi,又作迦,,竭。新称却崎,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却崎唐言掩腋,旧曰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