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条搜索结果

六波罗蜜

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见[波罗蜜]条。法华经序品曰:「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八十一科

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悔懺法

释氏通鑑,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护叁业,精勤六度,行悔懺法,免堕叁涂。按法苑珠林懺悔篇有懺悔仪式,僧徒之礼十方佛,皆悔懺之事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摩訶衍化

以大乘法治国也。金光明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叁十七品四不坏净,行摩訶衍化。」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六讽经

每月有两回六度之讽经也。初二日為土地堂,初叁日為祖师堂,初四日為火德神,初五日為韦天将军,初六日為普菴禪师,初七日為镇守堂。自十六日至二十一日,亦如上之次第,是皆為报其恩也。虽為此方禪林通规,然不知為何人创制。见象器笺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正行六度

观行位五品之一。见[五品]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八十一法

大般若经所说之法门,有八十一科,一為色,二為心,叁為五阴,四為十二入,五為十八界,六為四諦,七為十二因缘,八為十八空,九為六度,十為四智,总為八十一法。见教乘法数十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睒子经

睒子為童子之名。佛说往昔為睒子童子,孝养瞽亲之事。有二译:一失译,附於西晋录,谓為菩萨睒子经。一乞伏秦圣贤译,名為佛说睒子经。出於六度集经。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 《佛说睒子经》 / 本站介绍:佛说睒子经

二严

一、智慧庄严,研智慧而為身之庄严者。二、福德庄严,积福德而為身之庄严者。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庄严也,慧度者智慧庄严也。涅槃经二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如佛性。」唯识述记七末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五行

一布施行,二持戒行,叁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於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 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叁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為眾生拔苦与乐也。叁、天行,天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藏教七阶

谓藏教菩萨修行之阶级有七阶也:一,观四諦之境而起四弘誓愿。二,於叁阿僧祇劫修六度之行,而得本愿满足。是為叁祇修六度。叁,於百劫中种诸相好,用百福德,成一相好,至叁十二相具足而得身庄严。是為百劫种相好。四,如世尊在因位时,多数之善根修行,六度相满。五,為补处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善法

五戒十善為世间之善法,叁学六度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二种资粮

宝积经所说。一福德资粮,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也。二智德资粮,修习正观而勤求妙智也。即第六度。见叁藏法数七。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兼行六度

观行五品之第四。修正观之外兼行布施等六度之位。见[五品]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大愿业力

大愿力与大业力也。阿弥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之四十八愿為大愿,积累兆载永劫之六度万行為大业。观经玄义分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為增上缘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六度六譬

见[六度]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定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禪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於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為叁摩地,以之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為定,以之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禪定者,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毘梨耶

Virya,又作毘离耶,尾唎也。六度之一。译曰精进,又曰勤。或曰忍辱。大乘义章十二曰:「毘离耶者,此云精进。练心於法,故说為精。精心务达,故称為进。」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梵语杂名曰:「勤,尾唎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度无极经

六度集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补蹠翁

六度经云:昔察微王谓补蹠翁。孰最乐乎?曰王乐也。使之摄统权治。握统万机。劳役其心。王復问乐乎。曰万事劳心。非如补蹠巧拙随意。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六种供具

一华,二涂香。叁水,四烧香,五饭食,六灯明,如是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之六度,供於护摩坛之四方。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大乘经

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也。佛计大小之根机,而说大小之二教。对於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谓為小乘。对於大机,说六度之法,谓為大乘。灭后,弟子结集之,别大小二经,各為一藏。智度论谓為声闻藏,菩萨藏,或谓為叁藏,摩訶衍藏者是也。就现流之经典言之。则四部之阿含经等為小乘经...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智度

六度之一。般若波罗蜜Prajñā āramitā也。般若译曰智,波罗蜜译曰度,习修实智之行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於智度,通达方便。」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证法

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四諦十二因缘六度声闻缘觉佛种种差别之道法也。俱舍光记二十九曰:「证法者,谓声闻缘觉如来叁乘菩提分法。」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杂无极经

六度集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庄严门

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法数

法门之数也。谓叁界,五蕴,五位,七十五法,四諦,六度,十二因缘等。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持戒波罗蜜

六度之一。见[戒波罗蜜]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檀度

六度之一。檀波罗蜜也。檀為施与之义,波罗蜜為度之义,谓度生死之行法也。施与為可度生死而到涅槃之一行法。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