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条搜索结果

谓因缘生之法也。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虽无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因之对於龟毛兔角之无法,比於真如法性之实有而名之為有。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徧依圆

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陀罗尼

法华经劝发品所说陀罗尼。陀罗尼者。智慧之总持力也。天台以之配於諦而解之:一、旋陀罗尼,旋转凡夫心执着於诸法之有相,而达於空理之智力也。是故為空諦。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转空而出於,通达於百千万亿法之智力也。是故為諦。、法音方便陀罗尼,更一转而入中道...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缾体无实

喻诸法无我之语。五蕴之诸法,皆為和合者,决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实体者。此其喻也。成实家之用语。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菩萨所观四智

唯识论等破外道餘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毘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於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一相违识相智,於一处鬼人天等所见各别。境若实有,则岂能如此随见者业力而转变种种耶?二无所缘识智,缘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时,境非实有,而心现缘知。心若必託外境而起...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法相宗四重出体

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為胜劣之次第。然说明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别解四类

今於四类之别解中,示地狱界与人界及佛界种之相。先言地狱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恶人显后堕地狱之前相,凡夫虽不知,而佛菩萨之目,则能见之也。性如是者,专习恶之人其习状如生成,改变為难也。体如是者:「摧折麤恶色心以為体质。」即堕於地狱為狱卒所责之荒恶身心体是也。私记...

《佛学大辞典》 / 810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六观法

出於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观也。、向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於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权机

实机之对,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於其非正所被之机根而说法,此对告眾,為权之机根,故云权机。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如借诸蕴而有眾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五十字门

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口吕]]ḍa,无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於随音点...

《佛学大辞典》 / 969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观不思议境

十乘观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观不思议之理也。境者理之别名。对於理之智谓之境。不思议者即空即即中也,此法而一,一而一互融,而不前不后,指此而云不思议也。此不思议之理,就於一念之妄心而观之也。要之照一念之妄心即諦之妙理而已。四教仪曰:「观不思议境。...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随缘

之一。应缘说者之也。如乘教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不实之义。谓无实体也。辅行五之曰:「者,只是不实為义。」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四十八年

涅槃经一有云:旧医告新医言:汝给使於我四十八年,则将传我法。诸师解释之有种种,智者有二义:一云法华已前犹是外道弟子,故曰四十八年。一云四禪四空四无量心之世间十二禪各有自行化他讚法讚者之四者,故成四十八。开善云四禪四空之八禪,各有六行观之六法,故為四十八。章安云...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四种道理

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為所对而感乐,乐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证成道...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藏教四门

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毘曇宗)是也,以立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空门,成实宗是也,以立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亦有亦空门,毘勒论是也,以双照实有与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门,那陀迦旃延经是也,以双非有空故也。毘勒论迦旃延经不来...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為外道,否定之者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為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圆融

谓台家圆教所谈之諦。諦為空中,藏通二教依空諦之一,别教虽添中二諦。然空中次第而观,故谓為隔歷諦。圆教观為即空即即中,故谓之圆融諦。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与实也。顺正理论十二曰:「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现量所得,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於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极微。」成唯识论八曰:「依他起性有实有,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為...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天台所立之观也。就所观之理,谓為諦,就能观之智,谓為观。观一念之心无相為空,观此心具一切法為,观此二者不二為中。空以破一切法,以立一切法,中以妙一切法。此者為一法之异名,故谓為即空即即中。祖庭事苑曰:「天台智者以龙树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六骂

恶法骂有种:一面骂,如汝是生於除粪家之言是。二喻骂,如汝似除粪种等之言是。自比骂,如我非除粪种乃至我非贩卖牛羊杀人等之言是。復有善法骂种:一面骂,如汝是阿练若乃至坐禪人等之言是。二喻骂,如汝是阿罗汉乃至佛等之言是。自比骂,如我非阿练若乞食纳衣乃至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因成

诸法者,由因缘成立,故為而非实。之一。成实宗所立。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贝母

诸惑随逐一邪见,譬如眾鱼眾贝随从鱼王贝母也。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以有见故,苦集烦恼随从,鱼王具母,眾使具足。」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不但中

观空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即中,收空而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也。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一无体随情,如凡夫之执我法,我法本无实体,但随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体施设,五蕴之法非无,彼於五蕴和合之上设我法之名者。初就凡夫之迷情而云,后就圣者之悟情而言。见述记一本。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六麤

明眾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之细,更缘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之迷相,对於前之细而称為六麤:一智相,谓於现识所现之境界不知是為自识所现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别诸法也。是俱生起之法执也。二相续相,谓依前智相之分别而于爱境生乐境,於不爱之境生苦受等,种...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引导

导人使入於佛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名字,引导眾生。」同法师品曰:「引导诸眾生,集之令听法。」 又(仪式)下炬时之法语也。黄檗希运禪师当母溺死时,投炬说法语曰:「广河源头乾彻底,是此五逆无所藏。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是妄语,诸佛妄语。」是為死后引导之始。...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即心

一切万法即就於心而不离也。法华玄义四曰:「上来圆行不可远求,即心而是,(中略)心性即空即即中,五行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心性

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為真空,圆教立為心性具十界千之法。圆觉经曰:「以净觉心知觉心性。」起信论义记中本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即中。」唯识论二曰:「眾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观...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波罗聂提

Prajña ti,也。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又曰暂。禪林之语。暂请而外出也。可办事之月日之义,俗作暇為非。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乌龙

法华传八曰:「李遗龙者,并州人。其家书业,相继究微。龙父名曰乌龙,偏重此土道教,不信佛教。性耽嗜酒肉,谤佛经。(中略)凡一生中,不书佛经。设復有人,赠投金玉利,都不见经,况自书写。遂发狂乱,语遗龙曰:若汝吾子,不可信佛经。信而犯者,灾横不少。即吐血而卒。后并州...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着我

思五蕴和合之身中,有我实在而执着之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次第

台宗空观有次第与圆融之二种。见[观]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十一色

五根五境无表色也(俱舍论),十一色悉為实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摄色也(唯识论),法处所摄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摄色,有有实。其他四者悉為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法差别相违因

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中之法有自相与差别之二者,言语之表面云自相,言语里所含之意许云差别(见[法自相相违因]条),今立者所说之因相违於欲其成立之法之言下意许,谓之法差别相违因。例如数论师对佛者谓「服等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他」為立者之意许者,非如佛者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妙法莲华

法华经中所说之法也。光宅谓妙法者,一乘之因一乘之果也,前十四品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為一乘之果。一乘之因果,对於乘之麤法而谓為妙法。莲华者譬也,莲华必华实同时而存,以表一乘之因果為同时也。天台谓妙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九界之十如為权。佛界之十如為实。此权实...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相续

成实论所说之一。一切有為法,悉由因果相续,而至视如有,其实体无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四大

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实二种,其实者,称為四界或四大界,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火大,性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為身根所得。...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建立

又云施设。谓别教从空入观,是初以空观荡破诸法,更為大悲施化建立,故名建立,以简别於初从入空之虚妄也。光明玄义记下一曰:「在空后即建立。」释籤一之一曰:「以藏通菩萨為建立谤。」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台家对於别教隔歷之建立,而谓圆教諦圆融之為妙。辅行一之曰:「即此千如名為妙。」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即空即即中

天台所立之观也。见[观]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十八问

汾阳太子院之善照禪师举凡参禪学道者之為问状态,有十八种。盖师家常於教化学人前,先辨其学人之问道状态,有无斯种类,以能适其时机之答教化之。不然则彼此互不得其效果也。一、请益问,请教化之益而问也。二、呈解问,学人自呈见解而问也。、察辨问,巧為辨难试察师家之问也。...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有二释:一就名所释,诸法本无名,以人為付名者。故一切之名,虚不实,不契实体,如贫贱之人与以富贵之名是即名。大乘义章一曰:「诸法无名,与施名,故曰名,如贫人称富贵。」起信论曰:「一切言说,名无实。」二就法而释,诸法為因缘和合而成,无真实之体,故不可...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观徧计所执

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徧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法相宗观万法唯识之理,自麤及细,立五重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之唯识观也。遣虚存实者,观性中徧计所执性体性空无而...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现通实宗

慈恩八宗之第四。贤首十宗之第四。小乘二十部中说部并经量部之别师及成实论等所立,说现在法通於实,故有此称。盖说科中,五蕴不分根境,能缘所缘不对立,直就法之自性而分类,故以之為实。十二处十八界能所根境相对而说,故谓為设而非实法。又经量之别师谓五蕴十二处...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相待

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待存於,故云相待。成实论所说之一。此有二种,如眼识之待眼根,谓之观待,如长之待短谓之形待。新译仁王经中分别此二者,单名观待為相待,名形待為不定相待。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对缘

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虚实观

观门之一。观名之虚实之法门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无表业

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宗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為体,故復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為以非色非心為体,大乘法相宗以為以心法為体,而名曰表色无表色。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无体随情

之一。如外道凡夫妄执之实我实法,非有我法之实体,但為随自己妄情,而说之实我实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四种我

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乘之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善法骂

骂人有二种,汝是下贱生等,以恶法骂之,云恶法骂,汝是大圣人等,善事毁辱之,云善法骂。见行事钞中之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思惑之异名。思惑以爱為主。爱自迷情而起,其体虚,故谓爱即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之一。於诸尘和合上设种种之名。名者华竟虚而无实体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实我

我之外有实我。见[我]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圆接别

台宗之语。别教地前之贤位,合空而為。又於修之位内,点示发习而為圆教之菩萨,谓為圆接别。以圆教引接别教菩萨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却来

与却入同。洞家之举唱向正位(从入空)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从空出)為却来。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

建立谤

藏通之菩萨住於但空,為大悲施化修观也。见[建立]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