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 条搜索结果

百福庄严

菩萨大阿僧祇劫之后,更於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十二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也。智度论四谓若过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十二业因缘。问曰:十二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3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吉祥天女

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為婆罗门神。而取入於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毘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大功德於眾生。或云為毘沙门天之后妃。然无确实经轨之说。金光明经二曰:「功德天品。」最胜王经八曰:「大吉祥天女品。」义释四曰:「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大疏演...

《佛学大辞典》 / 621字 / 2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羼提波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林中止。尔时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陈如等,次度郁卑罗迦叶兄弟千人,度人渐广,蒙脱者众。于时罗阅祇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咸蒙度苦。”又复叹美憍陈如等,及郁毗罗众:“诸大德比丘,宿与如来有何因缘,法...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965字 / 2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二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眼等六根。为内六入。色等六尘。对通生识道。为外六入。内外二六。是为十二入。何谓为入。根尘对通生识道。受入爱憎。故名为入。

《法门名义集》 / 75字 / 2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人众悉皆嗤笑。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蕀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39字 / 2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阴藏

佛之阴茎也。佛之阴茎藏於腹中而不现见,故云阴藏,似马之阴,故名马阴藏,又云阴马藏,十二之一。藏法数四十八曰:「阴藏密,犹马阴不可见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如来阴藏,平如满月,有金色光,犹如日轮。」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2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无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2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一智

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也。一寂灭之,种种之行类貌皆知,名一切种智。此智观諦,若言一寂灭之,即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貌皆知,即是双照空假二諦也。见止观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2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2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