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 条搜索结果

忉利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20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2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2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2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谓真理之绝眾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也。」涅槃经十曰:「涅槃名為无,以何因缘名為无?善男子!无十故。何等為十?所谓色、声、香、味、触、生住坏、男、女,是名十,无如是。故名无。」...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印

一、无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昧印,二、有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昧為种种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昧。见演密钞六。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增益施威力,焰鬘住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论

唯识十论颂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性者诸法之自体,為其貌义理也。又名法。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学。一名法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故名為论。」婆沙论一曰:「阿毘达磨性所显。」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经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地是)。道品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1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棒

為禪家宗匠警醒学人之语,以拟俗刑之笞杖者。但含褒贬二意,宜依处解之。禪林类集棒喝曰:「德山示眾云:道道!道得也十棒,道不得也十棒。」又「睦州见僧来云:见成公案放汝十棒。」碧严第一则着语曰:「好与十棒。」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讲

法华经二十八品与开经之无量义经一卷及结经之普贤观经一卷,合為十以十日讲之。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石经山

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於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经,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

复次,若人内心贤善,则多安隐利益一切,是故智者应修其心恒令贤善。 我昔曾闻,有诸比丘与诸估客入海采宝,既至海中船舫破坏。尔时有一年少比丘捉一枚板,上座比丘不得板故将没水中,于时上座恐怖惶悸,惧为水漂,语年少言:“汝宁不忆佛所制戒,当敬上座?汝所得板应以与我。”...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49字 / 1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一异

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皆為偏於一方之思想。中论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异,治外道计执一异障。」智度论二十曰:「诸圣人,破吾我,灭一异。」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佛与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雨落人中皆为润泽,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杂譬喻经》 / 67字 / 1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千夜叉

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為眷属。」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二

龙树菩萨造,讚礼阿弥陀文一卷,禪那崛多译,此中叙礼拜之偈十二章,谓之十二礼,收入真宗教典上卷。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善法堂

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