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条搜索结果

蛇绳麻喻

说明唯识,说明叁性所引之譬喻。谓见绳以為蛇,既觉為绳,悟绳之实性為麻也。参照[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諦

天台所立之諦理。空諦,假諦,中諦也。昔北齐慧文禪师自记曰:我独步河淮,呼谁為师?若得经则以佛為师,若得论则以菩萨為师。乃入大经藏,烧香散花,反手执之,得龙树菩萨所造之中观论。开论读之,至观四諦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恍然悟...

《佛学大辞典》 / 950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阴妄一念

谓阴盖善法之迷妄一念心。即凡夫现前一剎那之心,指阴识无记之第六识也。盖天台之意,谓初心者,不堪直以融妙之法体為所观,修圆顿之妙观,故不就佛界或眾生界,而即近要易修自己一念之心法,定為所观之境。於摩訶止观正修章中虽广举所观之十境,以备机根之不同,若剋示境体,则如...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释摩訶衍论所说五种中,以前四配於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实言说為真言。一相言说,為法相宗。彼依深密经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叁科百法等相,约於叁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诸相而起言说,尤為符合。二梦言说,為叁论宗。彼之言意,叁界如梦,一切所有之所作皆為梦中所作,若一念之梦觉,...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唯识观

具名唯识叁性观。叁性者何?一曰徧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叁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叁性,则以徧计所执性,係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係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叁性观。唯者简持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81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徧依圆

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叁性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种法相

与[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遍依圆

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叁性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自性

一徧计自性。二依他自性。叁圆成自性。见[叁性]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依詮谈旨

对於废詮谈旨而言,谓託於言虑之詮门,说其旨也。例如真如為妙諦,永离言詮,无实可名,然為使人悟其体义,强立真如之名,谈真实如常等之旨,是也。其他叁性叁无性等,总為依詮门之谈。见百佉问答钞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持法轮

叁轮之一。如解深密经,说叁性叁无性而保有空有二理之教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因等起

对於剎那等起而言。因等引起业之意。申言之,即表业及无表业,必於其前念,有善恶之心心所,因之而发。谓动机也。此有远因等起,与近因等起之二种。远因等起者,思惟之思,即思业,当於唯识所谓审虑思,决定思,谓豫思惟所作之事,间接為业之因也。近因等起者,作事之思,即思已业...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定地法

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叁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相名五法

常曰叁性五法,皆分别诸法之自性者,楞伽经所说。瑜伽唯识诸大论详释之。一、相,森罗万像之有為法,各自因缘而生,呈各种之相状者。二、名,是亦依因缘而呼彼之相,生一一之名者。盖相為所詮而名為能詮也。此二者由凡夫有漏之心变现之所变境也。叁、分别,旧译曰妄想。是分别所变...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徧计所执

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徧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法相宗观万法唯识之理,自麤及细,立五重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之唯识观也。遣虚存实者,观叁性中徧计所执性体性空无而...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徧计所执性

叁性之一。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名為徧计。以此徧计之妄情计无我為我,执无法為法,恰如暗中谬绳為蛇。是名為徧计所执性。此所执性為当情现之妄相。体性都无也。唯识论曰:「由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见[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性

在声闻,缘觉,菩萨之叁乘,各具唯一种子之眾生曰定性,具二种或叁种之眾生曰不定性。总不具叁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曰无种性。定性之中有叁性,加以不定性无种性,则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依他起性

见[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当情现

谓当於凡夫妄情之前,现种种之相也。譬如於疑心之前生暗鬼。唯识叁性中徧计所执性是也。盖凡夫之迷心,本来具实我实法之执情,苟於非我非法之事物上,现出实我实法之相貌,遂认之為实我实法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习因习果

新译之同类因,旧译云习因。新译之等流果,旧译曰习果。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习者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前為习因,后為习果。通於一切之色心,通於善恶无记之叁性。止观八曰:「何名习因习果?答:阿毘曇人云:习因是自分因,习...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唯识叁性

见[唯识观]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空宗性宗十异

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叁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詮表詮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諦叁諦异。九叁性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见宗镜录叁十四。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决定性

见[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种子识六义

一剎那灭义。谓眼耳鼻舌身意等诸种子,剎那纔生,生即随灭,念念不停而变异也。二果俱有义。果者,识与根也。识与根同时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即随而同缘,於诸实境,分明显了也。叁恒随转义。识起时,种子亦随而转,如眼根照境时,种子随而相续,无有间隔也。四性决...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举一全收

举一法则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叁性一际举一全收。」(和本举一作随一)。清凉华严玄谈二曰:「上十处共為缘起,举一全收。」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恶性

叁性之一。见[叁性]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