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条搜索结果

闻经二种非器

一、二乘非器,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众生非器,谓一切邪见众生,无信心故,非其根器,虽闻此经,闻即生谤,而堕恶道,是名众生非器...

《三藏法数》 / 118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八圣道分品第八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能知道。菩萨摩诃萨安住道中。何等为道。所谓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名为行八圣道分。何谓名为得八圣道分方便。菩萨摩诃萨得正见安住正见。为断一切见故行道。为断一切诸见故安住于道。乃至断...

《持世经》 /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2143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1日

恶道

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所。名為恶道。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恶道。」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復更恶道。」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

《三藏法数》 / 188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之道处。梵网经曰:「堕恶道中,二劫劫,不闻父母宝名字。」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食肉十过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见生惊怖,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坏他信心,谓...

《三藏法数》 / 49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慈忍十种利益

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火不能烧,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 二、刀不能割,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

《三藏法数》 / 51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破戒五过

一、自害,谓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贪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 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

《三藏法数》 / 21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恶趣

即[恶道]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眼视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瞀音务,目不明也。) 四、现嗔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

《三藏法数》 / 263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多闻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

《三藏法数》 / 56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五人非器

谓此五人皆非受道之器也。 一、无信非器,谓有众生,溺于邪见,闻于大经而生疑谤,堕诸恶道,是为无信非器。 二、违真非器,谓有众生,心自违真逐妄,依傍经法,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诸邪行,是为违真非器。 、乖实非器,谓有众生,乖于实道,多无正见,但依言取文,随声...

《三藏法数》 / 30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教被十机

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被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被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被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被无信机。 二、被违真机,...

《三藏法数》 / 72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一、自性断,谓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 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涂者,火涂、刀涂、血涂也。) 、缘缚断,谓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境,不起贪嗔;于境虽缘,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

《三藏法数》 / 107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七法不可避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

《三藏法数》 / 454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恶道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恶道之苦难。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