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叁大阿僧祇劫之后,更於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相也。智度论四谓若过叁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叁十二相业因缘。问曰:叁十二相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十信者,乃叁贤之首,万行之先也。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
《三藏法数》 / 573字 / 2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2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Avaivart,又作阿毘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张手、一折手,张中指与大指之长也。又搩字,作磔、[操-品+(丽-鹿)]、[攗-鹿+(牙牙)]、析。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玄应音义曰:「磔,古文[序-予+乇]同,知格反,通俗文,张申曰:磔,广雅...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眾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於...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1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曰执一语言部。梵名猗柯毗毘与婆訶利柯Ekavyavahārika,又Ekabyohara,或作鞞婆訶罗。小乘二十部之一。為佛灭二百年顷,由大眾部中分裂之一派。从大眾部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而出。立一切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之说。故有此名。异部宗轮论,谓此部之说,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修成二禪者,所生之天处也,為色界天之第二重,新译谓之二静虑。此中更别為叁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叁光音天也。二禪之天人,既离寻伺之麤动,虽免劫末之大火灾,然以其犹有喜乐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灾,何则,以喜乐之润身,与水大之润身相似故也。俱舍论十二曰:「第二...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