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条搜索结果

九种食

一段食,分分段段嚙碎而食者。香味触叁者為体。寻常之食物也。二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如眼之於美色乃至身之於软滑是也。叁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乐,资益诸根者。四识食,地狱之眾生及无色界之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已上四种為世间食)。五禪悦食,修...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十二根

一眼根Cakṣurindriya,二耳根Śrotrendriya,叁鼻根Ghrāṇendriya,四舌根Jihvendriya,五身根Kāyendriya,六意根Manendriya,已上六根,上所说眼等之六根也。七女根Strindriya,女子身中起色欲之处。八男根Puruṣendriya,男子身中起色欲之处。九命根Jivitendriya,有情一期之寿命也...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白黑二鼠

或喻昼夜,或譬日月。宾头卢突罗闍為优陀延王说法经曰:「昔日有人,行在旷野。逢大恶象,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嚙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叁...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末摩

Marman,译曰死穴,死节,支节。身中有百餘处之末摩。水火风叁大之一(除地大),增盛而触其末摩时,则生极苦,终断命根,而使无知觉。故云断末摩。瑜伽论记一上曰:「末摩者此名死穴,亦云死节,有言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见[断末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果相

阿赖耶识叁相之一。即有情总报之果体,第八阿赖耶识之真异熟也。成唯识论二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眾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住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盖第八识显过去善不善业之...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一卷,唐弥陀山等译,劫毘罗城之战荼婆罗门,知七日后当命终,恐惧来见佛,佛勅使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因之命根增长,生於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造塔及咒法。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密教四波罗夷

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梵语尾戍单Jivita,支持煖识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曰:「命根体即寿,能持煖及识。」参照[命根]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命根

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煖与识,名之為命,命能持煖与识,故名為根。据大乘唯识之义,则第八识之种子有住识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间使色心相续,是假名為命根,非别有命之实体也。俱舍颂疏五曰:「论云:命体即寿,既将寿...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鹿杖梵志

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如教修习身而厌生。如人以蛇繫於其颈。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或服毒药,或转相害。有一比丘,往鹿杖梵志所,讚言善人,汝能杀我与汝衣鉢。时即以利刀断其命根。...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智境四相

一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证,於取其所证,心执着而不忘。认之為我,是名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已进一步,不復认证為我,尚持我悟之心,是名為人相。叁眾生相,较前人相又进一步,虽已超过我人之相,尚存了证了悟之相,是名為眾生相。四寿命相,比前眾生相復进一步,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十四不相应法

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眾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沙门

一胜道沙门,佛与独觉自能觉者。二示道沙门,如舍利弗说法示道者。叁命道沙门,如阿难以戒定慧為命者。四污道沙门,犯重之比丘,律云摩訶罗,谓老比丘喜盗他物也(犯戒而滥受他之信施)。见俱舍论十五。 又一胜道沙门,稟佛出家,能灭烦恼而证胜道者。二说道沙门,已断惑证理,能...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心命

又曰慧命。法身以慧為寿命,故谓之心命。智度论七十八曰:「眾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寿命

梵语曰儞尾单Jivita,命根為体,寿焕识為相,活动為用。辅行七之叁曰:「一期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為寿命。」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寿命

智度论七十八曰:「眾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