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条搜索结果

五欲

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是为五欲也。人天福报受五欲乐。修道之人舍而不着。故维摩经云。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而修坚法。

《法门名义集》 / 62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供养

一、供养,谓以世间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信戒施闻慧惭愧。是名七。以能资助正道故名为

《法门名义集》 / 21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法

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一、信,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為佛道之粮。二、进,谓未能见真諦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资。叁、戒,谓戒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為成佛之资。四、惭愧,惭者,惭天。愧者...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内斋

皇帝诞日。詔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寻文起於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饭。谓之内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国,即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南憍萨罗,又号為大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悭法七报

、法不能惠施曰悭。此专言悭吝于法,而不施与人者,得七种报。 一、生盲报,谓从母胎出,便不能见日月光明,名为生盲。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二、愚痴报,谓于诸法中迷惑不了,名为愚痴。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叁、生恶家报,谓不...

《三藏法数》 / 338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 一、信,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 二、进,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 叁、戒,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

《三藏法数》 / 325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Dakṣiṇā,又作噠、达、达亲、达櫬、大、檀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斋食之后,施僧以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是转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奉上也。言下者其意同。见象器笺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