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普供养真言

即「唵。誐誐曩。叁婆韈囉斛」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时,运心作观想。此所供之物,用净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徧。以為清净法食,自然周徧法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捻,餘叁指皆舒散,次念变食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3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婆珊婆演底

Vasanta-vayanti,主夜神也,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中之一,俗厌恶梦,则咒此神名云。华严经六十八曰:「摩竭提国迦毘罗城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中略)我於夜闇人静,鬼神盗贼诸恶眾生所游行时,(中略)我时即以种种方便而救济之。」(经中广说除海难等)慧苑音义下曰:「婆珊婆...

《佛学大辞典》 / 279字 / 3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2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十九、大光明始发无上心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尔时阿难,在林树间,静坐思惟,欻生此念:“如来正觉,诸根具足,功德慧明,殊妙难量。世尊先昔,本何因缘,发此大乘无上之心?修习何事,而得如是胜妙之利?”作是念已,即从禅起,往诣佛所,头面作礼,前白佛言:“如诸世尊,于诸世间人...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550字 / 2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罴毛。”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55字 / 1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藏数目

今时僧俗持诵经咒。动称一藏。问其数。则云五千四十八也。尝考歷代藏经目录。惟开元释教录有五千四十八卷之数。餘则增减不等。至今乃有七千二百餘卷矣。世俗执着五千四十八者。乃依西游记之说耳。夫持诵者。量自心力。如法定数。或以一百為藏。表大乘百法也。或以五百為藏。应五位...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叁、二十九、叁十,是为六斋。于此六,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安居

结夏之时期,旧译家分前中后叁期,始於四月十六者為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者為后安居,始於其中间者,為中安居,其数则九十。见行事钞资持记四之二。又,新译家為二期,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后安居始於六月十六,而无中安居。但支那本之僧徒皆取四月十六為入安居之...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断经

常读经也。如药师经之不断经,法华经之不断经等。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行

直隶鉅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藏。又得歷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叁年,勅入禁廷。九年,撰大衍歷九卷。十一年,製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於华严寺。年四十五。諡大...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中元

七月十五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於是夜诵经,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经,以正月望為上元,七月望為中元,十月望為下元。遂有叁元叁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梵寺

刺史韦宙请六祖说法处也。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寧叁年,詔诸州建崇寧寺,致和中改天寧寺。绍兴叁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百一十城

善财童子以福城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於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於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