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法之仪式也。法华懺法,方等懺法,观音懺法,弥陀懺法等。佛祖统纪叁十叁曰:「僧传称:汉魏以来,请僧设供,同於祠祀。起坐威仪,略无规矩。至晋朝安法师,始依经律作赴请礼讚等仪。」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依金光明经之教而修懺悔法也。 又(书名)记金光明经懺悔法之书名。宋遵式着,有金光明懺法补助仪,一卷,名金光明懺。又,明智旭,着有金光明懺一卷。各说其修法。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释氏通鑑云:梁武帝妃郗氏,帝為雍州剌史时,妃薨,其性酷妒,化為巨蛇,入后宫通梦於帝,求為修功德使离苦。帝阅大藏,製慈悲懺法请僧懺罪,寻化為天人,於空中谢帝,既得生天。帝毕生不復立后。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為圆,妙用无碍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眾,蒙佛...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鄽,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师拊其背。僧回首。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福曰:為祇如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禪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於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以上叁懺中取作法与取相為事懺,无生為理懺。涅槃经十七明闍王懺悔之相,耆婆所教者為事懺,如来所说者為理懺。止观二曰:「理事不出叁种懺法,理谓无生妙懺,事谓取相作法。」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略名。一卷,刘宋曇摩蜜多译。说观念普贤菩萨而懺悔六根之罪之法。是与法华经之普贤劝发品相表里。故定之為法华之结经。且天台修法华之懺法,全宗此经。疏註如下: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科一卷,失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宋本如述,处咸续解。观普贤...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华严经所明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谓之普门,又云普法。探玄记二曰:「入缘起陀罗尼,一门中即摄圆融法界,故云普门。」又曰:「一门有一切门名普门。又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 又佛菩萨神通之力开通无量之门,示现种种之身,圆通一切眾生,亦名普门,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大日之普...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讚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懺法曰:「菩萨声闻缘觉眾,及一切天仙。」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总相,二别相,叁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之诸法体性言之,则於一一事相中,见此六相圆融,以六相圆融之故,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也。所谓法华之一真法界无尽者,依此六相之圆融而证之。是出於华严经初...
《佛学大辞典》 / 796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文殊就观音之耳根圆通,举叁真实而称赞之。一、眼不见障外,乃至意乱而不定。是通真实。二、十处打鼓,同时闻之。是圆真实。叁、声有息时,亦不失闻性。有时闻為有,无时闻為无。是常真实。愚案是一往之说也,论实理,则六根皆有叁真实。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二、下合众生...
《三藏法数》 / 178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 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叁昧门,二、观相灭罪叁昧门,叁、摄境唯心叁昧门,四、心境俱离叁昧门,五、性起圆通叁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卷,隋智者撰。取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之意,记修法华叁昧之行法仪式。然此為宋人之删定本,已失其真,题曰法华叁昧行法者。是其真本,今日所用之法华懺法,即由此本抄出。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二卷。宋北辽五臺山金河寺沙门道[辰殳]集。本是一卷,后人分之。宣政殿学士陈觉序之云:文成一卷,理尽万途,会四教总归於圆宗,收五密咸入於独部。盖此书於显教阐扬贤首宗四法界之理,於密教则独明持準提神咒之种种行法,而广讚之。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青社人。姓李氏。於妙相寺试经得度,习百法论。一日叹曰:「叁祇途远,自困何益。」乃入京师听华严尝读法慧菩萨偈,至即心自性句,猛省曰:「法离文字,寧可讲耶?」去叩禪林,参浮山法远於圣巖寺,随侍凡六年。洞下宗旨,悉皆究明。远即付大阳警玄之顶相,皮履,直裰,更嘱曰:代...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叁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释氏通鑑,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护叁业,精勤六度,行悔懺法,免堕叁涂。按法苑珠林懺悔篇有懺悔仪式,僧徒之礼十方佛,皆悔懺之事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也。叁、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於真净也。四、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曇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叁年。又於曇迁稟摄论,研讨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论,百论等。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常慨懺悔授戒之法有亏,寻讨诸懺法,严饰道场,每春於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转神咒,洁...
《佛学大辞典》 / 430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一、用周无碍,於佛剎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徧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剎,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眾相皆具,万德斯圆也。叁、寂用无碍,佛常住叁昧,而為寂,无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