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 条搜索结果

轮圆具足

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為车轮,如车轮之轂輞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叁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叁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相间。以如是眾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叁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萨四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谓菩萨发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六观门

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 又真言準於显教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餘眾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為一(顺观),以一為一切(逆观),以一為一(叁门),以一切為一切(四门),以一切门為一门(五门),以一门為一...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伽梵达摩

Bhagavaddharma,译曰尊法,比丘名。开元录八曰:「沙门伽梵达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译千手千眼大悲经一卷。」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文殊师利发愿经

身口意清净 除灭诸垢秽 一恭敬礼 十方三世佛 普贤愿力故 悉睹见诸佛 一一如来所 一切刹尘礼 于一微尘中 见一切诸佛 菩萨众围绕 法界尘亦然 以众妙音声 宣扬诸最胜 无量功德海 不可得穷尽 以普贤行力 无上众供具 供养于十方 三世一切佛...

《文殊师利发愿经》 /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 1320字 / 1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3日

伎艺天女念诵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体离念者,谓本觉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出

一竪出,圣道门自力之教,歷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歷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乐邦文类四择映辨横竪二出曰:「竪出者,声闻修四諦,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歷任转官,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為印,故曰印。者佛。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经宗之所谓叁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印直印於眾生之。谓之以。黄檗传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1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

军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叁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叁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叁曰:「师曰:胎藏界图,叁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1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不断轮

禪林之语。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咒轮环,以期感应,谓之不断轮。勅修清规祈祷曰:「如祈晴祈雨,则轮僧十员二十员或叁五十员,分為几引,接续讽诵。每引讽大悲咒消灾咒大云咒各叁七徧,谓之不断轮。终日讽诵,必期感应,方可满散懺谢。」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宝镜

至宝之明镜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陀罗尼经曰:「若為求大智慧者,当於宝镜手。」般若轨二十一种供物中第十八為宝镜。又神前置宝镜,是坛境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中元

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於是日夜诵经,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经,以正月望為上元,七月望為中元,十月望為下元。遂有叁元叁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提水

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禪师,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曰:『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萨摩诃萨乘

菩萨此云道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众生。此人发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1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百大愿

释迦如来往昔為宝海梵志时,於宝藏佛所起五百誓愿。悲华经七曰:「尔时宝海梵志,在宝藏佛所诸天大眾人非人前,寻得成就大悲广大无量,作五百誓愿已。」经文漫说五百分别為难。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