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鉅鹿人,姓张,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强记非凡,游诸方究律藏。又得歷数算法之秘诀。唐玄宗闻其名,开元叁年,勅入禁廷。九年,撰大衍歷九卷。十一年,製黄道仪。善无畏来,师就习密教。参与译经。且撰大日经疏。又遇金刚智,受秘密灌顶。十五年,寂於华严寺。年四十五。諡大...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叁年,勅回紇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紇请於荆杨洪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亦译健驮逻、健陀罗、乾陀罗、乾陀卫、乾陀。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东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為香,故或译為香徧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於其地,惟当时地域颇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罗,皆其...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1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尼也。此译云明,破闇為义。(中略)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经疏九曰:「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同叁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马鸣菩萨造 前礼最胜尊,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牛王正道者, 是等诸论师,我等皆敬顺。 我今当次说,显示庄严论, 闻者得满足,众善从是生。 可归不可归,可供不可供...
《大庄严论经》 / 149字 / 1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者清净之义,断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行法名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禪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断除婬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1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勅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於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闕闻奏,勅令长安崇化坊立祆...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竭伽,揭伽,揭瞿。古仙人名。大日经疏十六有曰:「竭伽仙者,山名,约处得名。」為吠陀诵出者之一,大孔雀王咒经下等,与他诸仙皆列其名,此等诸仙,皆是古旧之大仙,造四明论,善闲咒术云:於胎藏界曼荼罗中為火天之眷属,与他四仙皆位於外金刚部院。但现图曼荼罗,不图其形...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鬱多罗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禪法拥护之誓,故劝请之,即十二神之随一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有二种:一,不动明王之印,剑在鞘中之形,右手拟剑左手拟鞞者。二,大日如来之剑印。大日如来剑印曰:「二手当心合掌,屈二头指中节横相跓,以二大母指并押二头指上节,如剑形。」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闍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為九曜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為自性身,以马置於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头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為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
《佛学大辞典》 / 474字 / 1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名Vajra-Prajña āramitā-Sñ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或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在舍卫国,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后明菩萨空者,盖此经以空慧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為詮也。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
《佛学大辞典》 / 1729字 / 1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菩萨為闻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叁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令叁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於梵天...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法身之异名也,佛叁身中报化二佛為事佛,法身佛為理佛。是通途之义也。 又台家所立六即佛中之理即佛也。叁恶之眾生,亦具法性之理,与佛无异,是為理佛。又称素法身,唯具法身之理体而无功德之庄严也。天台观经疏曰:「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