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条搜索结果

道种性有十回向

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法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叁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 294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身华梵

(亦名叁如来,出法华文句) 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无碍故也。如来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也。 二、报身,卢舍那如来,修因感报,名之为报。...

《三藏法数》 / 33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入不二门

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说一实平等之理,谓之不二。明理体之无异无别也。此不二之义為法界中之一门,故名為门,通入此不二之法门,谓之入不二门。大乘义章一曰:「不二者无异之谓,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曰不二。」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如如

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谓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三藏法数》 / 89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说

如佛说,如经说也。如如说修行,如说往生等。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不二

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叁十叁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於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种佛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甲冑严印明

略出经一曰:「若欲便转即作甲冑契庄严己身,即诵此密语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语拥护己身。其契法,以止观二羽各结金刚拳,申进力度(左中头指);於力度(右头指)头想砧字於其心上结;以进力度叁相遶之,如繫甲状,又移置背,復至脐腰处绕膝,咽喉顦额,颈前顶后,皆叁绕...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如

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论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大乘义章叁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心相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三藏法数》 / 68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法身

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无明隐没,在诸佛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重如

如如也。智之至极為智智,理之至极為如如。见[如如]条。梵网经开题曰:「重如月殿说叁密自乐。」爱染讲式曰:「重如月宫朵万德而相应。」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空际

涅槃之异名。涅槃為空寂之际极,故名空际。又曰实际。楞伽经叁曰:「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註解「如如即真如,空际即实际,涅槃即究竟大涅槃,法界即佛法界,此是一体异名。」见[实际]条。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灭

一、暂时灭,谓如来出世,逗机设教,化导众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脱;机缘既尽,更无可化,如来即便入灭。然如来法身之体,如如不动,实未尝灭,是名暂时灭。 二、究竟灭,谓如来妙觉圆明,一切烦恼悉已断灭净尽无余,更不复生,是名究竟灭。

《三藏法数》 / 104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