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条搜索结果

宋四明尊者,释天台之观经疏题為妙钞。自序曰:「上顺妙,略消此疏。」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以空理為旨之。小乘之成实,大乘之叁论是也。原人论於大乘中分叁教,一為大乘法相教,二為大乘破相教,叁為一乘显性教。镜录叁十四谓此叁如其次第,為有,而立十异,分别空性二曰:「上之叁教,摄尽一代经论所。就叁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叁第一性相...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曹洞

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说:一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后者颠倒行次,為语便也。祖庭事苑七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犹慧远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远而不言远持,盖由语便而无他。丛林或指曹為曹溪,盖不知世裔...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真言秘密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句义论

一卷,胜者慧月造。玄奘译。胜立十句而尽一切法,此论明其十句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释题

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解释诸经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别释题,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余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二、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 190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华严叁观

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叁观。法界者所观之境,叁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為虚空,於口...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毘达磨藏显论之略称。四十卷,萨婆多部眾贤造,唐玄奘译。显扬诸法实有之义。天亲传称為光叁摩耶论。梵Samaya  radī ikā。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达磨

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秘密

密教之旨。即密教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云门

之一派。以云门山文偃禪师為祖,故谓之云门,稽古略叁曰:「师嗣雪峰存禪师,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禪师,师之法道。世仰之。目之曰云门。」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融通念佛

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徧,功德圆满。后毘沙门天王现身曰:师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师曰:何谓也?天王曰:迴所我唱,融通於眾人;眾人所唱,融摄於我;是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外道四

又曰四见。亦曰四执:一迦毘罗,计一。二优楼僧佉,计异。叁尼犍子,计亦一亦异。四若提子,计非一非异。见入大乘论上,破四论上。又,一执一者,如数论等。二执异者,如胜论等。叁执亦一亦异者,如尼犍子等,四执非一非异者,如阿时缚外道。见唯识论一,同述记一末。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大乘

见四个大乘条。(CBETA註:疑為见[四箇大乘]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因果皆空

外道十六之一。又云空见论。立无原因结果理,又世间一切法悉空之外道诸派总称也。据义林章二谓诸邪见外道见行善者返生恶趣,行恶者返生善趣,便谓因果皆空,或总排拨一切空云。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