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条搜索结果

念佛十种心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

《三藏法数》 / 44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分别功德论

叁卷,失译人名。释增一阿含经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种之一法,次释各弟子品称為第一之因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一心念佛

念佛之心不二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念

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於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叁、念僧,念僧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為...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正信偈

日本亲鸞着。在净土文类钞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与正信念佛偈少异,而义意则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愿文「叁信十念」而题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闻名欢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来迎

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於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尊二教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之说相。二尊為释迦弥陀。二教為要门与弘愿。此经之正宗分以释迦显说要门方便之定散诸善,弥陀彰弘愿真实之实力念佛,故云。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斯芩王

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经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弘愿真宗

念佛成佛之法。对於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於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迎

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讚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见[来迎不来迎]条。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难思往生

同於[难思议往生]。 又日本真宗所谓叁往生之一。谓真门自力之往生也。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於疑城胎宫者。其所称之名号,与难思议往生之生因,虽无何等之异?而以其行之心為自力故,与弘愿他力之难思议往生不同。為有此异,故省略议字而单云难思往生。一字具略示褒贬也。是第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迎引接愿

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於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眾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称念

称名念佛也。往生要集上曰:「专心称念叁昧有成。」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因陀罗跋帝

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叁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註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助道资缘

往生要集下末明念佛行者助道之资缘曰:「问:凡夫行人,要用衣食,此虽小缘,然能辩大事,裸餧不安,道法在焉?答:行者有二,谓在家出家也。其在家人,家业自在,餐饭衣服,何助念佛?如木槵子经琉璃王行,其出家人亦有叁类:若上根者,草座鹿衣一菜一果,如雪山大士是;若中根者...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檀林

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檀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观佛叁昧经说念佛之功德曰:「如伊兰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噉其华果发狂,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纔欲成树香气...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百即百生

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讚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高声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曇波

又云迦曇婆。树名。起世经一曰:「弗婆毘提訶洲有大树,名迦曇婆。其本纵横七由旬,高百由旬。」翻梵语九曰:「迦曇波花树,译曰白花。念佛叁昧经第四。」Kadamba。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日莲

日僧名。日莲宗之开祖也。十六岁薙髮出家。阅览叁藏,深达台宗玄旨。游歷诸处,诸家法门。尝登山岭对旭日高唱经题十徧,大会緇素,建格言曰:念佛无间,禪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后着立正安国论,诽谤诸宗,祸几不测。年六十一寂。弟子结集遗文。一百四十八章,谓之录内。后集者...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安士全书

周梦顏着。是书凡四种。印光法师曰:「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顏,一名思仁。江苏崑山诸生也。博通叁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厌仕进。发菩提心,着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於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故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业,唯此...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法照

莲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歷二年止於衡州之灵峰寺,慈忍戒定,当时之宗师也。尝於僧堂之食鉢中现一寺题曰大圣竹林寺。四年,於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五百為一会),因製五会法事讚,以定其法式。后诣五台山建竹林寺,代宗时以為国师。大歷七年寂。见佛祖统纪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八宗

日本之佛教,有十八宗。叁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天台宗,真言宗,融通念佛宗,净土宗,真宗,日莲宗,时宗与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加普化宗及修验宗為十八宗。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念处

念佛等之六念也,其所念之境界,谓之处。如四念处。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药,谓六念处。」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素怀

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叁载方遂素怀。」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品第二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于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观一切法空无有我。比丘。汝当取所缘相系心缘中。专念空相。当乐善法。当取不善...

《佛藏经》 /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 161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助道人法

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边地懈慢

弥陀之化土。边地与懈慢国土也。边地即疑城胎宫,真门自力念佛人所生之处,懈慢為懈慢界,要门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教行信证曰:「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復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觉悟

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復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叁昧必见佛。」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像念佛

四种念佛之一。观念阿弥陀佛化身之形像於心也。见普贤行观记,叁藏法数十七。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数珠母珠记子

陀罗尼集经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為母珠。又更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此母珠表无量寿佛,记子者,為捻一百八珠而记其徧数之用,其十颗表示十波罗蜜之无尽藏也。净土宗用记子為念佛之记数。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少康

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於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轮

佛之身口意叁业也。佛以叁业碾摧眾生之惑业,故云叁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叁密。 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眾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叁、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

《佛学大辞典》 / 783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宗九祖

自东晋太元中慧远大师东林倡社,独起莲宗,以念佛為往生净土,至今千数百年,往生者不可胜计。宋石芝晓师尝定莲宗七祖。明代眾举云栖為第八祖。清代復举省庵為第九祖。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其名如下:初祖圆悟大师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叁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人天致敬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叁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者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行,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业

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叁种,於造善恶业之生,直感苦乐之果,為顺现受业。隔一世而感其果,為顺生受业。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為顺后受业。已上皆為定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业之一种,业力微弱...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味六譬

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叁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叁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有相业

如信有净土而念佛,求往生,是有相之作业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徧厌秽土,专求净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捨誓约

谓阿弥陀佛誓愿之约束。弥陀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谓以他力摄取信心念佛者不捨之誓,故称曰不捨之誓约。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尊来迎

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称名

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叁昧為唯心念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禪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实相念佛

叁种念佛之一。见[念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彻悟

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訥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叁圣菴荣池老宿薙髮。於性相二宗叁观十乘之旨,靡不通达。乾隆叁十叁年冬参广通粹如纯翁,乃印心焉。是為临济叁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尝慕永明延寿禪师之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曇婆

见[迦曇波]条。此树落叶,新芽发生甚速,叶常不绝。两季开花。至九月散。花為球形,花丝生於全面,宛如圆繸。白色而带淡黄绿。又见念佛叁昧经一。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义和

乡贯未详。住平江能仁寺,唱华严圆融念佛法门。南宋乾道元年,於临安慧因院撰华严念佛叁昧无尽灯一卷。尝赐圆澄法师之号。年寿并缺。见乐邦文类,佛祖统纪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道绰

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绰,并州汶水人。称為西河。十四出家,讲敷涅槃经,后诣石壁玄中寺,读曇鸞碑,大有所感。自此捨涅槃之讲说,专事念佛。讲观经二百餘徧,示诲道俗。撰安乐集两卷。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寂,年寿不记。唐高僧传(道绰传)曰:「绰今年八十有四,...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坐禅人十种行

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叁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

《三藏法数》 / 58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真弘决判

真宗就自力迴向之念佛真门与他力信心之念佛弘愿而废力真假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叁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叁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叁有相念佛,即上之...

《佛学大辞典》 / 542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省庵

莲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实贤,字思齐。常熟时氏子。既出家,叩灵鷲和尚,参念佛者是谁,得悟。后於凤山梵天讲寺,屏绝诸缘。纯提净土。结长期,昼夜六时念佛,与同人互相策励,人皆谓永明再来。癸丑佛成道日,谓弟子曰:我於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自此掩关寸香斋,限昼夜课佛十万...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缘

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叁缘之功力:一、亲缘,眾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眾生之叁业与佛之叁业不相捨离也。二、近缘,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叁、增上缘,眾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眾皆来迎,不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大信

信佛而不疑。谓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迴向有大行有大信。」同叁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愿。」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佛為宗

观无量寿经以观佛叁昧為经宗。对於无量寿经之以念佛為宗而言。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现世利益

专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获得现世之利益也。观念法门说现生利益五种增上缘之第二曰:「护念得长命增上缘。」教行信证叁末说现生十种利益之第一曰:「冥眾护持益。」皆為证明现世之利益者。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种嘉誉

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女人

欲使初心之行人厌女色,故经论中常毁斥女人。密教以女人為叁昧之标帜。涅槃经九曰:「一切女人皆是眾恶之所住处。」智度论十四曰:「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可得实。」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路地念佛

行葬式时,从丧主家至葬式场途中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在心在缘在决定

在於心在於缘在於决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谓自心缘决定叁点校量,辨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而得往生,决不违背业道之理也。按观经等谓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者,应堕恶道,多劫间受无量苦,而临命终时,遇善智识教,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融通圆门章

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大通融观着。分十门,辩宗义之要领。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陀罗尼

念佛与陀罗尼也。念佛為南无阿弥陀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易往易行

往生易与修行易之意,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安乐十胜

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繫。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方便

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 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叁昧门,二、观相灭罪叁昧门,叁、摄境唯心叁昧门,四、心境俱离叁昧门,五、性起圆通叁昧门。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现生十种益

日本真宗所立。文类叁末曰:「获得金刚信心者,横超叁涂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冥眾护持益,梵天,帝释,四天王,龙神八部等护持行者也。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发挥名号之至德,尽其功德,圆满具足於我身也。无量寿经下曰:「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為...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弥兰

Milinda,王名。译曰慈。弥兰王问那先比丘,人一生造恶,命终时念佛生天,如何?那先以船上置石之譬答之。见[那先比丘经]。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六法

念佛等之六念為六法。止观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药,谓六念处。」又六法戒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寻声救苦

弥陀摄取念佛之眾生也。般舟讚曰:「一切时中缘法界,摄取六道现身中,眼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剎那间。」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本愿一实大道

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為归入於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正信偈

宋慈云之天竺别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日本见真大师教行信证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类有念佛正信偈,意同而文少异。其徒称為正信偈。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禪门

禪定之法门也。止观九曰:「禪门无量。且约十门:一,根本四禪。二,十六特胜。叁,通明。四,九想。五,八背捨。六,大不净。七,慈心。八,因缘。九,念佛。十,神通。」依俱舍成实,则此十禪但缘事而不缘諦理,故总為有漏,天台依大乘之教理,以為十六特胜以下之事禪,亦通於无...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要真弘叁门

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门与真门及弘愿也。要门者第十九愿成就之法门,為观经所说,修定散自力之诸行而往生於懈慢边地也。是称双林树下往生。真门者第二十愿成就之法门,為阿弥陀经所说,修自力迴向之念佛而往生於疑城胎宫也,是称难思往生。弘愿之真门者第十八愿成就之法门,為无量寿...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迦摩缕波

Kāmarū a,国名。在东印度。周万餘里,人体卑小,语言少异於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兴至唐世,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净信之徒惟窃念佛耳。王拘摩罗,闻玄奘叁藏在摩揭陀,频遣使延请叁藏。叁藏由戒贤论师劝至彼处盛颂大唐天子圣德,与王同行还,会於戒日王之无遮会...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叁种往生

善导法事讚上,有难思议往生乐,双林树下往生乐,难思往生乐之言,日本见真取此言於教行信证中,如其次第配於第十一(即第十八愿之证益)、第十九、第二十之叁愿,即由第十八愿难思议之佛力得第十一愿必至灭度难思议之益,是曰难思议往生,是為无量寿经一部之所詮,故又云大经往生...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昧经

菩萨念佛叁昧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真实报土

由於修业而有报土也。同於[实报土]。真实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於真宗谓之真实报土往生,对於诸行往生之净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至心

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鐃之小者。说文曰:「鐃小鉦也。」今鉦反比鐃小。其钓者谓為钓鉦。置者谓為敲鉦。法事时叩以通知信息。又於念佛时叩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功力

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叁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王日休

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绍兴叁十年。请观音加佑,校辑大阿弥陀经,叁年终其功。有五十六分。又着龙舒净土文十卷。乾道九年正月厉声念佛,感佛来迎,立化。见乐邦文类叁,佛祖统纪二十八等...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难行道

龙树菩萨所判二道之一。对於易行道而言。於此土积修行之功,入圣得果之教道,谓為难行道。念佛往生净土,於彼土成佛得道,谓為易行道。见[易行道]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信称名

无他力真实之信心,但口称念佛也。不信自己所称之念佛,為往生之正因,不知弥陀之愿行,如俗流所称之念佛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类各生

净土宗之一义。往生於弥陀之净土,不仅限於念佛之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名曰二类各生。盖弥陀本愿,其第十八愿,虽誓救济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愿,於修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称弥陀名号愿净土往生之人也。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选择本愿念佛

二卷,日本源空着。净土宗之典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迎不来迎

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有来迎引接之愿,故净土门之念佛者,多要临终之正念以期佛之来迎。然在净土真宗以期来迎為修诸行之杂修杂行期。专修念佛之行人,於闻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办,故不期终之正念佛之来迎。是念佛门中独特之宗旨也。末灯钞曰:来迎者,為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念

念佛等之十念也。见[念]条。 又十徧之称名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净土宗如他宗之授叁归五戒等,以十徧之称名授其信者,谓之授十念。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五番相对

净土宗判正行与杂行之得失者。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谓「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叁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是也。亲疏对者,修正行者,其行体繫在弥陀,与彼佛甚亲昵,彼此叁业,互不捨离,故名為亲,修杂行者,其行体不繫於弥陀,彼此叁业...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退转

言既退失所修证而转变其位地也。法事讚曰:「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法华经序品曰:「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不退转。」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离我叁业念佛

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眾生之叁业,与阿弥陀佛之叁业等,故為成就阿弥陀佛叁业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专念弥陀如来往生净土之法门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依念佛一门聊集经论要文。」同下本曰:「四十八愿中,於念佛门,别发一愿。」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持名

受持阿弥陀佛之名也。念佛之人谓之持名行者。观无量寿经曰:「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融通念佛缘起

二卷,日本大通撰。明融通念佛之宗义。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法

六念之一。念佛法之胜利妙德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界一念

融通圆门章曰:「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徧,功德圆满。」此四句一偈总括融通念佛宗之宗意。上二句举所修之法,下二句举所得之益。本宗既以圆融為旨,则十界具一念,一念起十界。十界一念,一念十界,融通彻底,无二无别也。故一称一切称,一切称一称,一人之称名,交络於沙界...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不退

梵语曰阿毘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无量寿经

梵语Sukhāvativyṅha-sūtra,二卷,曹魏康僧鎧译。净土叁部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之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国等事,该括无遗。无摄之机,通於圣凡。凡位具摄叁辈。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此经前后有十二译,中存五译欠七译。见[五存七欠]条。各...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 《大乘无量寿经》

安心起行

安心者,谓叁心,起行者,谓五种正行等。此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称之為心行具足,又曰显行具足。净土宗谓此二者不具,则不得往生。即发叁心,安心决定之后,修念佛等行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华报

华者喻也。又假之义也。如人為获果实而植树,正得其果实,兼可得华,华即华报也。如此眾生植善恶之业因,正报其业因之结果曰果报。又称实报正报。附随其实报正报而得之假果名华报。例如不杀之因,远感涅槃之果,谓之实报,因之而得长寿,是即华报也。智度论十一曰:「如人求荫故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大集经菩萨念佛叁昧分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叁昧分,十卷,隋达磨笈多译。与[菩萨念佛叁昧经]同本。说念佛叁昧之法。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智慧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其体為阿弥陀如来真实圆满之智慧,故执持其名号之念佛曰智慧念佛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难信之法

世间常识难信甚深微妙之法门。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為易信之法,而大乘圆顿之教,则甚难信,凡夫成佛速疾之他力念佛法门,尤為难信中之难信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胜友

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為观音势至之胜友。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為其胜友。」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声是一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文有乃至十念,善导之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讚释為下至十声。选择集上曰:「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则...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超

竪超横超也,圣道门之顿教,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教,谓之竪超。净土门之顿教,选择本愿之念佛,谓之横超。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

对於别念佛而言。通叁世诸佛之名号而称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圣眾来迎愿

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谓念佛行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大眾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愿也。智光谓之為命终现前导生愿。慧心谓為临终迎接愿。静照谓之為临终现前愿。真源谓為圣眾来迎愿。了慧谓為来迎引接愿。见无量寿经钞叁。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闇室念佛

為绝外界视听,避乱想,专心修念佛叁昧,在闇室作高声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云栖

云栖大师,名祩宏,字佛慧,号莲池。初為儒生,叁十后,出家,行脚多年,住於杭之云栖,建创禪林,励念佛,严戒律,寿八十一、明神宗,万历四十叁年示寂。着书叁十二种。见续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心别时念佛

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為目的。為欲叁昧发得,於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叁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场专心称名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香光庄严

念佛,佛随逐於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歷生不相违越。若眾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别时念佛

又曰如法念佛。以净土行者於日日之行法常不能勇进,故或一日二日叁日乃至七日,或十日乃至九十日為期而勤行念佛,是曰别时念佛。见观念法门,往生要集中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即时入必定

念佛行者,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入於必定之位也。必定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净土文类证卷曰:「烦恼成就凡夫生死罪浊群萌,获往相迴向心行,即时入大乘正定聚之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為本

往生极乐净土之业因,以弥陀本愿正定业之称名念佛一行為根本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未敷莲华

半开而将满开之莲华也。秘密念佛抄曰:「观音手执未敷莲,作开敷势,即此表示也。」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万行少善

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念佛所摄之善根福德无量,尔餘之万行,少善根少福德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诸根具足愿

弥陀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一愿也。愿念佛行者,由於佛之功德而诸根具足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相应

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口称

口称佛名也。即念佛。善导观经疏四曰:「若口称者,即一心称彼佛。」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心叁昧

观佛叁昧之异名。一心称佛之名号曰口称叁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曰观佛叁昧,或定心叁昧。观佛之目,对於口称之名号而言。定心之称,对於口称之散业而言。此定心口称之两叁昧,总為念佛叁昧。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回向

念佛之后所唱之回向文也。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之十六字,為观无量寿经之文。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定散自力

弘愿他力之反对。对於他力大行之念佛,而定善散善為自力迴向之行业,故云。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良忍

日本融通念佛宗之开祖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共宗

诸宗共通之宗旨。如念佛宗者。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昧宝王论

叁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出世本怀

释迦如来出兴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故也。又净土门诸师以无量寿经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怀。因无量寿经:「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叁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為宗

念佛叁昧為经之宗也。即弥陀教(弘愿)之经宗是。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观两宗

谓观无量寿经之经宗有观佛為宗与念佛為宗之两宗也。念佛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显义,释迦教之经宗也。观佛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隐义,弥陀教之经宗也。此為善导之玄义分所说。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融通念佛

日本良忍所弘通之念佛也。谓我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融通於我。且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行,一切行之功德,融通於念佛之一行,一切之功德,於此圆满,而往生净土也。见融通圆门章。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光

一、色光,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眾生者。往生论註谓之智慧光。六要钞叁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体。(中...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华严经疏註

华严经论一卷,后魏灵辨造。华严游意一卷,隋吉藏撰。华严还源观科叁卷,隋吉藏撰。华严经合论一百叁十卷,唐李通玄造论,志寧釐经合论。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华严经决疑论四卷,唐李通玄撰。华严经骨目二卷,唐实叉难陀撰述。华严法界玄镜...

《佛学大辞典》 / 131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念法念僧

念佛法僧叁宝之恩德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专修

专修一行也。教行信证六本曰:「专修者,唯称念佛名,离自力之心。」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為先

念佛為胜于一切餘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為先。」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华胜会

念佛之集会也。即莲社之类。空华丛谈一曰:「莲社始於东晋之慧远,莲华胜会始於赵宋之宗颐。」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叁昧

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叁昧。是因行之念佛叁昧也。二、為此叁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叁昧。是果成之念佛叁昧也。因行之念佛叁昧谓之「修」,果成...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源空

日本净土宗之开祖。初受台学,又受密教及圆顿大戒,后见善导观经疏,遂捨所习,专事念佛。撰撰择本愿念佛集。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信后相续

信后之念佛相续也。见[信后]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心怀恋慕

心忆念佛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薄福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此言,诸比丘!如来虽可得见,斯眾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於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於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往生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眾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方便化身土

日本见真大师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对真实而言,化身土者,对真佛土而言。為摄以自力修诸行,及行念佛而愿求净土者,弥陀如来权现一种之净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实之报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為教主,非报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观经所说十叁观所观之净土及九品土。又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胎

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华内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莲胎。莲宗宝鑑八曰:「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五会讚曰:「十念莲胎虽住劫,华开还得悟无生。」元照观经疏下曰:「当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莲胎孕质,即是此心。果证菩提,不从他得矣。」小经闻持...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观佛叁昧海经六譬

念佛叁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叁,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护念增上缘

善导观念法门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种增上缘,其中第二為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谓现生為佛护念,得长寿之强力因缘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横竖

横与竪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竪,不次第曰横,又亘於时间曰竪,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叁如来是横,修德叁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叁如来。」又选择决疑钞叁曰:「若横若竪,具足叁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华臺

莲华之臺座。佛菩萨之臺座。观无量寿经曰:「自见己身,坐莲华臺。」法华讚上曰:「专心念佛坐华臺。」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為吉祥清净,能悦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力之身,坐此华臺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行住坐卧

举止动作,谓之四威仪。心地观经曰:「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观念法门曰:「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往生要集下本曰:「今劝念佛,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心念不空过

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华经普门品曰:「我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多障

多恶业之障者。天台四教仪集詮註中曰:「多障眾生念佛观。」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闻一悟解百千门

见因解悟百千门条。(CBETA註:查无此条,参考《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下》卷3:「彼国眾生常快乐 叁恶六道不曾闻 一念一时随眾听 闻一悟解百千门」)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最后十念

临命终时,念佛十徧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於极乐之说。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缘理断九

於十界中,独观念佛界之真理,断他九界之妄法也。天台别教,华严圆教之所说。观音玄义记叁曰:「通别人缘理断九。」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莲宗宝鑑

具名庐山莲宗宝鑑念佛正因。十卷,元庐山东林寺善法堂主优曇普度集。广述念佛之要旨。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杂修

杂修异类之行业也。俱舍论二十四,名有漏定与无漏定相杂而修,為杂修定。文曰:「如是有漏,中间剎那前后剎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又唐善导於往生净土之行,分别五种之正行与五种之杂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為正业,他為助业,念佛之一行,杂糅他之助业及杂行,名為杂业。修杂业,...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念佛往生

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於念佛叁昧,一生造恶之凡夫身亦直往生於极乐也。或谓行口称念佛,心念不乱,往生极乐。或谓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皆以念佛為本,故概称往生弥陀佛国者,曰念佛往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种现益

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於现生获十种之益。见[现益]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时处诸缘

时為十二时。处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宝王叁昧

念佛叁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叁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叁昧。大集经菩萨念佛叁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眾具,供施一切眾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叁昧宝王名字。」宝王论下曰:「法华叁昧者,念佛叁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為叁昧宝王,...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同类助业

又云同类善根。谓五正行中读诵,观察,礼拜(前叁),讚叹供养(后一),之四种助业也。此等与称名念佛,虽同為往生净土之正行,然非正定之业而為助成称名之业,故称為同类之助业。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散心常时念佛

持散乱心不定期限,不调作法,不简时处所缘,於行住座卧称佛名,显净土之住生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诸宝行树

出种种之宝之并树也。在於极乐。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王叁昧

又名叁昧王叁昧。又曰叁昧王。叁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叁昧名叁昧王,一切叁昧,悉入其中。」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叁昧王叁昧?此叁昧於诸叁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诸叁昧,皆入其中,故名叁昧王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省常

莲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结净行社。士大夫与会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见佛来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见莲宗九祖传略。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最后

谓人之死时。如最后之念佛,最后之教诲等。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尊一教

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於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之定散二善,以弘愿之念佛,附属阿难,故释迦之发遣与弥陀之招唤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為念佛之一道。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