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条搜索结果

佛顶尊胜陀罗尼诵仪轨

二卷,唐善无畏译。说尊胜陀罗尼之曼荼罗及诵之规则。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诵仪轨

依灌顶道场经。说修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心。从师亲受诵法则。后于净室。山林流水最为上胜。建立道场安置本尊。修真言者面向东方。应以瞿摩夷涂拭其地。以白檀香磨为香泥。以用涂坛。或方或圆随意大小。而于坛上散诸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诵仪轨》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3937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修净土五

一、礼拜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身业,面对阿弥陀如来,一心翘勤恭敬礼拜,愿生彼国,是名礼拜门。(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赞叹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是名赞叹门。 叁、作愿门,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

《三藏法数》 / 300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

相应

(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经叁百九十叁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剎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麤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四种

一、称名佛,谓称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 310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

金刚寿命陀罗尼诵法

见[金刚寿命经]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即心

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徧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现,吾人之心性,本為清净之佛体,唯為无明烦恼所覆不能显,其不显者,谓隔十万亿土而已。故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净土门以外诸大乘家之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旧译曰叁处,新译曰叁住。见[叁住]条。 又叁种四处之略称。见[四处观]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五支略诵要行法

大日经略摄诵随行法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一心专

佛之心专一也。往生论曰:「心常作愿,一心专,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心专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不捨者,是名正定之业。」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珠当心上,静虑离心专注。设...

《三藏法数》 / 511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5日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诵法

一卷,唐不空译。说多罗观音之修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妙法圣处经卷第七

尔时有飞禽。名未曾有见。彼行不散乱。而说颂曰。 贪瞋痴意 恒为罪友 为地狱种 贪瞋痴心 恒行罪人 落三途崖 彼后方觉 贪瞋痴毒 无得不怖 智者制伏 不令散乱 若纵贪痴 饮酒妄语 杀生偷盗 无信因果 意瞋恶业 而不防护 天上不生 而沉恶趣 恒行欲爱...

《妙法圣处经》 /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 / 5555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一、佛,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法,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僧,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戒,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