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 条搜索结果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訶或云醯,或云优婆,此言大。」 又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幢幡

幢幡皆為旌旗之属。梵语駄缚若Dhvaja,译曰幢,梵语波吒迦Paṭāka,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綵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观无量寿经曰:「幢幡无量宝盖。」瑜经拾古钞上曰:「幡者悬於龙头之幢也,旗竿头安宝珠云幢旗,幡竿头置龙头云金...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华氏城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 utra,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 ura,以王宫花多故也。后改為波吒釐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都於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陀太子之树林,略名树。是太子供养佛者。陀林,洹林,洹饭那,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树,梵语也,或云陀,或云洹,或云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為佛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叁波訶),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补罗,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罗,曰毘罗删拏,曰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鉢罗耶迦,曰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曰鞞索迦,曰...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休勒

Mahoraga,新称睺罗伽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无常院

律家曰无常院,无常堂,禪家曰涅槃堂,延寿堂。置临命之病僧使观无常之所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依中国本传云:洹西北角日光没处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以凡生贪染。见本房内衣鉢眾具,多生恋着无心厌背,故制令至别处,堂号无常。来者极多还反一二。(中略)其堂中置...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润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染爱王

经有爱染染爱两品,两品皆说爱染王之叁地。凡染爱爱染之名字或為各别之训释,或為同一之释,又就两品所说之尊体而同异之传不同。瑜经拾古钞上曰:「染爱王,成事智释迦独入火宅中,与眾生染爱故。」又曰:「染爱王两头二臂,爱染王一头六臂。」义决曰:「如来虽已离於爱染...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叁重之天处。具称须焰。略称焰。又,旧称炎。译曰善时。新称夜。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天宫乃至徧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叁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他方道俗菩萨院

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园图经。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优禪伽

又作忧承伽。鸟名。译曰高行。起世因本经二曰:「优禪伽,隋言高行,鸟名也。」异译经本曰:「忧承伽,此言高逝。」梵Uccaṁgama。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9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四修

无间修。长时修。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者。恶及无记不得间隔。故名无间。长时修者。叁大阿僧。其时长久。恭敬修者。敬人重法。尽于至心。无余修者。修大慈悲。利他之行。遍法界众生。修妙智慧。自利之行。彻无生法忍。备尽满足。无所不周。故曰无余修。

《法门名义集》 / 96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偏衫

南山旧律家之说,叁衣之下覆於左肩之片衣云支,覆於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义净新律家谓支,覆肩,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资持记作褊衫。说文:褊、衣也。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枯木禪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Yāma,具曰须夜Suyāma,苏夜。欲界六天中第叁天名。旧曰燄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故也。智度论九曰:「夜名善分天。」探玄记六曰:「夜者,若具云苏夜。苏者,此云善也。夜者,此云时也。」佛地论五曰:「夜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黄门

梵语般吒阿毘曇,译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律曰:「是不能男,有於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叁、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阿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