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条搜索结果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城隍神

陔餘丛攷叁十五曰:「王敬哉冬夜笺记,谓城隍之名见易,所谓城復隍也。又引礼记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则隍也,庸则城也。以為祭城隍之始,固已。然未竟名之為城隍也。按北史慕容儼镇郢城,梁大都督侯填等舟师至城外,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王神。儼是顺人心祷之。须...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梵名Knnti,又作睪帝。译言何所。十罗剎女之一。种子為,形像為女形,衣色红青,右手把裳,左手持独股,如打物形,立膝。密家以之為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叁请

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叁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叁请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叁请,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叁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叁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听。」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忍

一眾生忍,一切眾生不瞋不恼,纵使彼加种种之害,我能忍耐心而不瞋不报也。二无生法忍,安住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也。见智度论六。 又一安受苦忍,逼疾病水火刀杖等眾苦,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即前之生忍也。二观察法忍,观察法而心安实相之理,即前之法忍也。见地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1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拘舍离

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缘起偈

说佛教根本义之四中,苦集灭叁之偈文也(但偈中说叁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為苦灭之二)。约其中苦之因缘生,谓之缘起偈。又曰缘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九字

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

《佛学大辞典》 / 463字 / 1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九品弥陀

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印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讚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弥陀宝手印契从各品而...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迷事

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故,迷理者障真故。」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心叁惑

见思尘沙无明叁惑融鎔一心之意。又曰同体叁惑。止观辅行六之叁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叁惑既即,叁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叁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叁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叁惑。即迷...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诸禪定,终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供养

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也。内供者,从中央大日如来流出,為供养四方如来之菩萨,约能现之佛而谓之内供。外供者,从四方如来流出,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之菩萨,是亦约能现之佛而谓之外供。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叁摩地之德,故供养之四方如来,四方如来...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俱舍宗

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部,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駄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毘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萨婆多部之宗义确立。此论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九字曼荼罗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长安译诸经论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1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流

见思之二惑使眾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叁果之人,修四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叁、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餘。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四枯四荣

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偏,谓之中。对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