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条搜索结果

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慧。力无畏亦然。為唯一佛。即一切种也。一相寂灭之相,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此观叁諦,若言一相寂灭之相,即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照空假二諦也。见止观叁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师

谓无师独悟之佛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一切,佛,自然,无师。」同嘉祥疏六曰:「无师者,前之叁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大日经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圆镜

显教四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大圆镜者。喻也,其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如来

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二徧知院中之叁昧耶形也。在莲华上作叁角形者。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9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

乘人而运於一切地岸之船。即佛也。教行信证文类二曰:「能流入愿海,乘一切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遍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自然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无师。」同义疏六曰:「自然者,无功用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徧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拳印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

佛為波斯匿王,分别一切之事,四姓之胜劣等者。摄於中阿含经五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无碍

(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 二、法无碍,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 叁、辞无碍,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

之名。叁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对於一切种,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与[一切种]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為视差别界事相之。一切為视平等界空性之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佛、自然、无师。」同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十七

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叁慧有漏也。十一支各有七,故合為七十七。七者,先於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二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叁世合而有六。此六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妙观察

显教所说四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於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转分别识得此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於眾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為妙观察。」 又密教所说五之一。配於西方无量寿佛之德。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妙...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