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云:一切诸如来,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种智也。一相寂灭之相,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此智观叁諦,若言一相寂灭之相,即是观中道也,若言种种之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照空假二諦也。见止观叁之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谓无师独悟之佛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嘉祥疏六曰:「无师智者,前之叁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大日经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智之名。叁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於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