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条搜索结果

一、一切,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即声闻、缘觉之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道种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观察,谓以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证所证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能证者,谓能证之;所证者,谓所证之理。) 二、取相,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也。

《三藏法数》 / 106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根本

又作如理,无分别、正、真等。根本之名,对於后得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也。此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叁藏法数五曰:「根本亦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大圆镜,谓如来真,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 二、平等性,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 叁、妙观察,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

《三藏法数》 / 204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四无碍

义无碍。法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义名下所以。称之为义。法自义之名。称之为法。辞说法之言。名之为辞。乐说随欲善授。名为乐说。善通无滞。故言无碍

《法门名义集》 / 63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慧鸟

若為财物说法者,死,生天上為慧鸟,能说法云。正法念经叁十一曰:「若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眾生而取财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中略)如是等法施之人,生於天上,作慧鸟,能说偈颂,是则曰下法施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切

谓具足一切者,是佛之异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是一切者,一切见者,度者,开道者,说道者。」梵Sarvajña。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而為五,以為金刚界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切

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称。善生经曰:「如来即是一切藏。」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切

同[一切藏]条。度论二曰:「问曰:有一切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叁界尊,名曰佛。」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切

求一切之心也。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末曰:「一切心者,是第一义空相应心,或可是愿求佛种心。」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罗汉四

一、我生已尽,谓阿罗汉断见、思惑尽,更不受叁界生死,故云我生已尽。(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梵行已立,梵行即净行也。谓阿罗汉由戒定慧之行,成就...

《三藏法数》 / 192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鍐,一切如来法界印。见金刚顶义诀。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慧水

慧能洗烦恼之垢,故譬以水也。文殊师利问经曰:「心性本净,诸过為垢。以慧水,洗除心垢。」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一切

证得一切之位,即佛果位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其所说法,皆悉至於一切地。」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