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法数》 / 183字 / 1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於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於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亦言大自在天也。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叁戟鎗,浅青肉色,叁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者...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谓澄江一月,叁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见月随南;向北者,见月随北;停舟者,见月不移。盖譬如来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皆由众生缘有生熟,故见如来有去住相。法身之体,本无去住也。一月喻佛,叁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是名一月叁舟喻也...
《三藏法数》 / 118字 / 1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註,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乾,毒音篤。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篤,后汉书杜篤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剑轮印(印铃也,是此尊之叁昧耶形)及萨埵羯磨。五眼布忿怒,叁首马王髻。」秘藏记末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即牙菩萨,是寂静身。」补陀落海会轨曰:「金刚药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轮...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一、无相叁昧印,菩萨初入八地,则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时,名曰无相叁昧印,二、有相叁昧印,此时诸佛以七法动起之,以如幻叁昧為种种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相叁昧。见演密钞六。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记曰:「七月中元為大庆之月,道书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诸大圣普诣宫中,道士於是日夜诵经,十万大圣录灵篇,饿鬼囚徒亦得解脱。」五杂俎曰:「道经,以正月望為上元,七月望為中元,十月望為下元。遂有叁元叁官大帝之称。是俗妄之甚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又曰空轮。為安於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剎、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叁十七曰:「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叁缘觉、四罗汉、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若轮...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叁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摩竭陀国之古都。西域记九曰:「矩奢揭罗补罗城Kuśāgāra 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宫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峡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餘里。内城餘趾周叁十四里,羯尼迦编诸径蹊,花含珠...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日本叡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臺上有月轮,轮中有字,反成佛顶印,印变成药师如来,徧身放无数光明(七佛一体想可成之),圣眾眷属围绕。」又有七佛各坛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叁昧耶(言叁昧耶之印),徧照灌於顶,不动佛於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為叁昧耶形,以字為种子,密号為不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叁。译曰牛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劬奢离,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应云牛舍子也。」楞严经二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為冥諦。」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叁年厅府之官王也。其本地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眾狱司,治眾生愚痴烦恼之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谓「五道转轮王厅。阿弥陀佛。尔时天尊说是偈言:后叁所歷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產死夭亡身。邪见放逸过,愚痴无智罪。犹如车...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由佛眼尊流出之金轮佛顶也。以八辐轮為其叁昧耶形。瑜祇经曰:「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 又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以月譬佛,叁舟喻眾生之机感不同。谓同一之月,依舟之动止,而所见各有异也。华严经疏钞十六上曰:「譬犹朗月流影徧应,且澄江一月,叁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住之者见月不移。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叁藏法数四...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叁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叁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叁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叁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曰:「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覷井。山曰祇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麼生?山曰:如井覷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