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声也,指如来之说法而言。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眾生随类各得解。」止观七下曰:「一音殊唱,万听咸悦。」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般若经所说法涌菩萨之住处。常啼菩萨,於此所牺身求般若波罗蜜多。出於大般若叁百九十八常啼菩萨品。止观五上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亦何足以报德?」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叁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叁、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佛藏经上曰:「无明相中,假名相说,皆是如来不思议力。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為梯,登至梵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即灭,一吹世界即成,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止观五下曰:「劫火起时,菩萨一唾火即灭。」性灵集一曰:「一唾能...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谓有恩人来涂香於我一手,有怨人来割取我一手,以譬恩怨之二缘。涅槃经叁曰:「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復有一人持栴檀涂佛。佛於此二,若生等心云何?」止观十曰:「虽起慈悲,爱见悲耳。虽安涂割,乃生灭强忍。」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於欲界与上二界四諦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諦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叁灭法忍,四道法忍也。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諦,谓之四类忍,一苦类忍,二集类忍,叁灭类忍,四道类忍也。以此八忍正断叁界之见惑也。既断见惑已,而观照明了,则為八智,盖八忍是无...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穀贵,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1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渴鹿见阳炎以為水,譬迷妄之心也。四卷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止观一下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颺燄。苦既即空,不应如彼痴猴,捉水中月。」辅行曰:「渴鹿逐焰者,热及空尘叁因缘故而生於燄。渴因缘故,谓之為...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叁、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