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 条搜索结果

光音天

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破坏至色界之初天时,下界之眾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天以下至地狱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眾之福薄者渐渐下...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Va,又作婆,,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会念佛

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叁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徧,以五会為一周。见五...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尚闍梨

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有鸟见如此,谓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萨从觉,知顶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復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至鸟子飞去,乃起。此谓之波...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10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大

楞严经所说。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经叁)。「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法界。圆满十虚。寧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瓶

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穀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於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穀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水,兼置龙脑牛黄,於瓶口插以宝华...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僧以合為义。合有二义:一理,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敬,同戒法也。五、见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好照

明镜也。坐时之道具。行事钞鉢器篇曰:「大论供给坐法、杖、毱、镇、骨人、经、好佛、好照、衣服等。」资持记下二之叁曰:「好照,有说座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或取明莹现像,或取光影交射。」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枯木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扇提罗

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穀贵,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8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主

四主者,谓世间无轮王应运之时,赡部洲地有四主焉。(梵语赡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 一、东人主,人主之国,风俗机变,仁义昭明,其地畅多人,故名人主。 二、南象主,象主之国,人则躁烈,多习异术,亦能清心释累,出离生死。其地暑湿宜象,故名象主。 叁、西宝主,宝...

《三藏法数》 / 169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指

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合名為拳。」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法、杖、毱、镇、骨人。」资持记下二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秘要法经

叁卷,秦罗什译。说白骨观,数息观等种种之观。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涂香

六种供具之一。涂香於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叁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叁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擣以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忍

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大辞典》 / 563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贤护

Bhadra 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边

一、有边,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合而生,皆无自性;虽无自性,不得言无,故名有边。 二、无边,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合而生,本无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无边。

《三藏法数》 / 92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师

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比丘同一师学,当须合欢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 59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香塔

以香泥而造之塔。

《佛学大辞典》 / 9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