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条搜索结果

法处所摄

总括诸法為十二处,摄属於法处而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种,一极略,分析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等有质之实而令至极微者。二极迥,分析虚空青黄等无质之显而令至极少者,达见為难,故名极迥。叁受所引,即无表也,是為依受戒而引发於身中之,故名受所引。四徧计所...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為青,水以鬱金香為赤水,丘际香為白水,附子香為黄水,安息香為黑水,以灌佛顶。」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种

即质碍之义。凡依正法,不出此五也。(依正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法也。) 一、极略,谓于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 二、极迥(亦名自碍),谓上见虚空青黄等...

《三藏法数》 / 359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西方阿弥陀佛之叁昧耶形也。瞿醯经中曰:「其幡竿者端直及长,各於八方去处不远,如法安置。东着白幡,东南红幡,正南黑幡,西南烟幡,西方赤幡,西北青幡,正北黄幡,东北赤白幡,如是八,随方而置。」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大金孔雀王

之孔雀明王也。见[孔雀明王]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僧衣也。翻译名义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坏衣,言非五方正。」见[坏]项。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正

谓青等五方之正也。见[五]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佛昔為金王时,遇十二年大旱,仅存一食而供养辟支佛。天即雨饮食眾宝,以济阎浮提。见佛说金王经。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蕴有五种相

一、自相,自相者,即身诸法自相,谓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各别不同故也。 二、共相,共相者,即身诸法和合之相也。谓此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也。 叁、所依能依相,所依能依相者,谓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是能依相也。(四大者...

《三藏法数》 / 218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十一

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也;、声、香、味、触五种,即外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也。 叁、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

《三藏法数》 / 328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鹿经

佛说九鹿经一卷。吴支谦译。说世尊往昔為九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 《佛说九色鹿经》 / 本站介绍:佛说九色鹿经

孔雀王

二十八部眾之一。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金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据千手观音造次第仪轨,其形像,身為黄金,左手执宝幢,上有孔雀鸟,為细妙,说无量之妙言。真言曰:唵具光[口半]吒沙罗迦罗放光[口半]...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一切如来眼如明照叁摩地

佛眼叁摩地也。大日如来住於此叁摩地而说摄一切大阿闍梨位真言。见瑜祇经大闍梨经品。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迦腻

Kaniṣka,属於月氏族。基祖於中央亚细亚领富强之国土,至王势威更张,新创建健駄罗王国,领地,西自大夏Bactra之境,东殆达於恒河,北总葱岭,南及信度Shindu河口,占阿育王以后不见其例之广大领土。其初不信罪福,轻侮佛法,后发正信深归依於佛法,注其全力,弘宣佛教,為古来外...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种

一可见有对。对者对碍之义。法之自性,具对碍之自性而眼可见者,青黄等之尘是也。二不可见有对。具对碍之自性而不可眼见者。声等之四尘,眼等之五根是也。叁不可见无对,其自性无对碍,亦不可眼见者。无表是也。无对碍之自性摄之於者,以其為有对碍之四大所生之法故...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