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云:外道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娑婆计亦一亦异,尼犍陀、若提子计非一非异。(梵语勒娑婆,华言苦行。梵语尼犍陀,华言离系。若提,母名,母子兼称,故名若提子。) 一、计一,谓数论师计:因中有果,因果不异,故名计一。 二、计异,谓胜论师计:因中无...
《三藏法数》 / 205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执着於有之邪见。又云常见。智度论七曰:「有二种见:有见无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空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法华经义疏四曰:「智度论云:爱多者着有故起有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又云:四见多者着有,邪见多者着无也。」法华玄赞四曰:「若有者执我...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乘唯识立十六心之相见道,小乘俱舍论為十五之真见道,最后之一心立為修道。然小乘之曇无德部,成实谓十六心為见道。是台家四教仪等所说也。成实论与大乘义章对比,则成实以无相行為见道,不敢如俱舍别观四諦之十六行相,但以无相之一行相断见惑為见道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人我见,一切凡夫,不了人身為五蕴假和合,固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也。二、法我见,一切凡夫,不了诸法之空性,固执法有真实体用之妄见也。起信论下末曰:「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有见,偏於有之邪见。二、无见,偏於无之邪见。又:一、断见,执身心断灭之见,属於无见。二、常见,执身心常住之见,属於有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智度论七曰:「见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断。常见者见五眾(五蕴也)常心忍乐;断见者五眾灭心忍乐。...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玄奘叁藏在印度造。世不传。慈恩寺传四曰:「时法师欲往乌荼,乃访得小乘所製破大乘义七百颂者。(中略)备得其旨,遂寻其谬节,用大乘义而破之,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论,将呈戒贤法师。」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见惑与修惑也。见道所断之理惑谓之见惑,修道所断之事惑谓之修惑。以见惑之故,不达於四諦之真理起种种之邪见;以修惑之故,作善恶之业而流转於叁界。此断尽见修二惑,而证真理,出离叁界。旧译家谓之见思见爱,新译家谓之见修。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同集註中曰:「见...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有二莲华女,皆是婬女,与前诸莲华女有别。经律异相叁十二曰:「佛在耆闍崛山,有一妇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即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自见其面像,姿妍无比。便念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少时快我私情,寻即还家。佛知莲华应得道,化作妇...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并大菩萨文殊师利等大众围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佛子,我今为诸众生于四圣谛,心生颠倒,恒处轮回不能免离,说此真实四圣谛法。” 文...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 282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