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条搜索结果

金刚王宝

如来正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宝。」同长水疏五上曰:「无明坚牢最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於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里名王宝。」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平等

无量清净平等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观叁种发相

初心在缘曰,细心分别曰观。 一、明利心中观发相,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观攀缘念念不住,叁毒之中,或缘贪,或缘嗔,或缘痴,如是经年累月,而不得定。此为明利心中观发相。 二、半明半昏观发相,谓修禅之人,于摄念时,虽了观烦恼念念不...

《三藏法数》 / 21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种独

大论云:独出无佛世,观外因缘,无师自悟,故名独。(观外因缘者,谓观外物之凋零,内心之生灭也。) 一、部行,部即部类。谓此独,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后群,故名部行。 二、麟喻,谓此独,但欲自度,略无为人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故名麟喻。

《三藏法数》 / 116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大方广圆修多罗了义经

常略称圆经。见[圆经]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本,眾生之心体,本来离妄念而灵明虚廓,等於虚空界,无处不徧,即是如来之平等法身也。此名本。二、始,眾生本之心源由无明之熏动而為,在於多劫迷者,本熏於内,修治资於外,渐渐悟,名為始,始之究竟,即成佛也。起信论曰:「所言义者,谓心体离念...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梵语叁菩提Sambodhi,此译正。如来之实智,名為正。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智也。故成佛曰成正。法华玄赞二曰:「叁云正,菩提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元贤禪师建阳蔡氏子。出家后,於崇禎甲戍,住鼓山。次住开元宝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脱。塔本山。师通内外典。所着补灯继灯禪餘诸书百餘卷行世。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等

见[七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二因缘院

之人,於院内修习十二因缘观,故名。往昔在祇园精舍之内。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观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者,以净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叁...

《三藏法数》 / 340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佛之悟也。凡夫无悟,声闻菩萨有悟而不大,佛独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又声闻虽自,而不使他,菩萨虽自亦使他,而事未满。佛自他皆圆满,故独称之為大。仁王经上曰:「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世尊。」心地观经一曰:「敬礼天人大尊。」...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圣智

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為无师自悟,故称之曰自圣智。菩提心义十曰:「如来第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菩提心论名法界智。牟利经名法界体性智,又名金刚智。瑜祇经云:唯一金刚断诸烦恼,金刚自性清净所成,是金刚如来智,故名金刚智。分别圣位经名自圣智,如法华经自然成佛道。...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切如来印

又作金刚起印,起印。為惊一切如来之印契也。见真言修行钞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开发本有之佛性,知真性之本源也。八十华严经六曰:「应受化者,咸开。」地持论曰:「平等开,故名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