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障之一。对於所知障而言。百二十八之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槃,故名為烦恼障。佛地论七曰:「恼乱身心,令不寂静,名烦恼障。」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徧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外贪欲相。 二、内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着,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叁、遍一切处贪欲相,谓行人贪着如前内外之境,复于...
《三藏法数》 / 16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於是叁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智度论六引此文曰:「婬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叁事中,无量诸佛道。」冰之性即如水,贪瞋痴叁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师利名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為天...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穀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 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识,又為一切善恶之因,如穀麦等种為发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诸识能為方便,引发第...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着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
《三藏法数》 / 178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台宗所立性恶之法门也,贪欲之事虽恶,而具法性之实理,故习於贪欲者,可就贪欲而观法性也。又谓之婬欲即是道。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叁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叁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
《三藏法数》 / 297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觉即知觉。宗镜录云:若唯修事定,但习世禅,虽曰修行,犹生恶觉,以不制意地,未断其原故也。经云: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叁种恶觉。是也。 一、欲觉,欲即贪欲,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顺情之境,种种贪求,而生恶觉,故名恶觉。(五尘者,色尘、声尘、...
《三藏法数》 / 211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叁、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
《三藏法数》 / 306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諍者烦恼之异名,使他人对於己身而不起贪欲瞋恚烦恼之智,谓之无諍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论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胜,恐他烦恼復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此行能息诸有情类烦恼諍,故得无諍名。」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多欲,多欲者,谓因前世纵恣贪欲,心无止息,故感今生业习不忘,倍复增胜,而生贪者也。 二、无厌,无厌者,谓因前世贪求不已,展转驰逐,故感今生业习不忘,欲心转盛,用之无度,求之无厌也。
《三藏法数》 / 86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身净戒,谓身受诸戒,无有阙漏,无有毁犯,是名身净戒。 二、言净戒,谓一切所说语言,无有谀谄,虚诳不实,是名言净戒。 叁、意净戒,谓蠲除恶觉,离诸贪欲,是名意净戒。
《三藏法数》 / 78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又作轮迴叁道,叁轮。一、烦恼道,又名惑道,无明贪欲瞋恚等之烦恼妄惑也。二、业道,依烦恼而发之善恶所作也。叁、苦道,以善恶之业為因而获之生死苦果也。道者能通之义,此叁者互相通,自烦恼通於业,自业通於苦,自苦更通於烦恼,故谓之叁道。如此轮转,谓之叁轮。光明玄义上曰...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身业,身业,即身所作之业也。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即身恶业也;若不杀、不盗、不淫,即身善业也。 二、语业,语业,即口所说之业也,有善有恶。若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即口恶业也;若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即口善业也。 叁、意业,意业,即意所...
《三藏法数》 / 144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情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情爱之境起贪欲,谓之情欲。二色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娇美等之色起贪欲,谓之色欲。叁食欲,欲界眾生多於美味饭食起贪欲,谓之食欲。四婬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之相互染着起贪欲,谓之婬欲。见法苑珠林二。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天台正修止观之法於所观立十境為十法界:一、阴界入法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诸法悉為中道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二、烦恼法界,如无行经说贪欲即是道,维摩经说行於非道,通达佛道烦恼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叁、病患法界,如维摩之託疾,双林之现病,病患即不可思议法界也。四、业...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无厌足為贪欲。」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知贪欲行者,二知瞋恚行者,叁知愚痴行者,四知等分行者,五知修学地行者,六於一念中知无边眾生之行,七知无边眾生之心,八知一切法之真实,九知一切如来之力,十普觉悟法界门。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同於[贪欲]。於所愿无厌足之烦恼也。维摩经观眾生品曰:「身孰為本,欲贪為本。」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為本。」楞严经四曰:「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為本。」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卷,清释通理述。等不等观杂录四曰:楞严经以阿难示堕发起大教,专為正路修行人欲漏未除者作榜样也。若為邪僻之徒,寻常教诫,不一而足。指掌疏以诈现威仪等语,贬斥阿难,大失经意。盖误堕之由,非阿难起意贪欲,乃摩登以咒摄入。若非阿难正直,则摩登以色鉤引已足,何待咒摄?...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猛火之聚团也。楞严经五曰:「乌芻瑟摩於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婬人成猛火聚。」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禁者禁制也,捉毒蛇有制法,应以铁杖先押其头,次以手捉其顶,不依此制法,卒尔捉蛇,则為螫死。是譬比丘无观智之制法,漫谈空理,放恣五欲也。出於阿梨吒经。止观二曰:「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者。」同辅行曰:「淮北河北邪空之人,滥称大乘,入恶无观。故以无禁捉蛇喻...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人之发狂,有四种之别。贪狂者,贪欲所驱而狂也。药狂者,中药物之毒而狂也。咒狂者,為咒诅调伏等而狂也。本业缘狂者,由过去之业因而狂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