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唯识论所说八识中第七识,以由第八识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為所缘而生之识也。末识译為意。意有思量之义,此识常缘第八识之见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我法二执之根本也。然则第六识名為意识,有何分别?彼為依此末即意而生之识,故曰意识。即依主释也。此末即第七识,故...

《佛学大辞典》 / 205字 / 2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叁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叁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欠。」叁种悉地罗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中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览唅欠。」佛顶尊胜佛果叁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毘卢遮...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八寒地狱

一、頞浮地狱,梵语頞浮,或云頞部,华言疱。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疱起也。 二、泥赖浮地狱,梵语泥赖浮,或云泥刺部,华言疱裂。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也。 叁、阿吒吒地狱,梵语阿吒吒,或云嚯嚯(皆无翻)。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不能...

《三藏法数》 / 363字 / 1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伊罗婆龙象王

伊罗婆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烟罗婆,蔼罗筏拏,爱囉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蔼,伊,伊罗鉢,[口垔]罗鉢多罗,伊罗鉢多罗,医罗鉢咀罗等。伊罗為树名。或梵汉并称,谓為伊罗叶,黳罗叶,瑿罗叶等。因罗乘御之象王也。普通翻為香叶。见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1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伊舍

Īśāna又作伊邪,伊赊。居於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罗位於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天,旧云摩醯首罗天,亦言大自在天也。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叁戟鎗,浅青肉色,叁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者...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威音王佛

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眾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於...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1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此林元為祇太子所有,故名祇林。见[祇树]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九轮

又曰空轮。為安於塔顶九重之金轮也。有九重,故云九轮。在空中故云空轮。皆俗称也。本名相轮、轮相、金剎、金幢、露盘等。轮相之数,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叁十七曰:「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叁缘觉、四罗汉、五阿含、六斯含、七须洹、八轮王。若轮...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作尸林,尸多婆Slta-vana,尸多译曰寒,婆者林也。弃死尸之处是曰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林,正音言尸多婆,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林。」有部毘奈耶杂事十四曰:...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尼犍

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乾,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译曰离繫,不繫,无结。离叁界繫缚之义也。是為外道出家之总名。但此外道,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繫之苦行,故取总名為别名。自佛法毁之,名曰无惭。以彼母之名名為若提Jñātī,译曰亲友。彼為其子,故曰尼乾若提子N...

《佛学大辞典》 / 467字 / 1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七金山

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踰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ara,竭地洛迦山Khadiraka,苏达梨舍Sudarśana,頞湿缚羯拏Aśvakarṇa,毘怛迦山Vinataka,尼民达罗山Nemiṁdhara,(中略)前七金所成。」颂疏十一曰:「踰健达多,此云持...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1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