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证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证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
《三藏法数》 / 402字 / 1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Sroṇakoṭiviṁsa,比丘名。佛在世时证阿罗汉果。足下毛长二寸,足不踏地,為弟子中精进第一,智度论二十二曰:「沙门二十亿耳,鞞婆尸佛时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养眾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乐果,足不踏地,生时足下毛长二寸,柔软净好,父兄欢喜,与二十亿两金,见佛闻法,得阿...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无进趣之学。故名无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无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八部,异论纷纷。如来灭后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罗汉,依健駄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结集大毘婆沙论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萨婆多部之宗义确立。此论為由六足论之义而解释发智论者。故本宗之大义,集成於此。其后经五百年,世亲菩萨出世,初於...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罗汉品者,言真人性脱欲、无着、心不渝变。 去离忧患,脱于一切,缚结已解, 冷而无暖。心净得念,无所贪乐, 已度痴渊,如雁弃池。量腹而食, 无所藏积,心空无想,度众行地。 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世间习尽, 不复仰食。虚心无患,已到脱处, 譬如飞鸟,暂...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256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见一切处住地(遍通叁界烦恼)欲爱住地(欲界烦恼)色爱住地(无色界烦恼)小乘叁果四向。渐断前四住地烦恼未尽。故在叁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地前叁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地烦恼尽。故免叁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地渐断未尽。故受叁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问阿罗逻品下 “尔时,尊者阿罗逻仙人善知菩萨心有至德,更述已论决定悉檀而说偈言: “‘瞿昙沙门善谛听,我论中说总悉檀, 如今虽在烦恼中,如后自然还解脱。’ “尔时阿罗逻说是偈已,作如是言:‘凡众生者,此有二义:一者本性,二者变化,合此二种,总名众生。言本性者...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498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