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 条搜索结果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罗,梵语修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陀罗尼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华氏城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 utra,摩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摩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 ura,以王宫花故也。后改為波吒釐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都於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陀阿伽度

Tathāgata,又作怛闥阿竭,陀阿伽陀,陀阿伽驮,怛他蘗,怛他蘗夜,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北方犍陀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娶妻生女,容貌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薜荔

Preta,又作闭黎,闭丽,闭戾,鞞礼,卑帝黎(Pitṛ),新称弥荔,俾礼。译曰祖父。饿鬼之总名也。玄应音义叁曰:「薜荔,上蒲计切,下力计切。或言卑帝黎,或云帝黎耶,或言闭黎,皆讹也。正言弥荔,此译云祖父鬼,旧译云饿鬼,於中最劣者也。」王渔洋先生曰:餘...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兜率

天名。旧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覩史、斗瑟哆、珊覩史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那由他

Nayuta,又作那庾,那由,那术,那述。数目名,当於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叁等。故诸师定那由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叁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当中国十万也。光讚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耆闍崛

梵音Gṛdhrakūṭa。耆闍崛者巴利音Gijjakūṭa。又曰伊沙堀,揭梨駄罗鳩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鷲头,鷲峰,灵鷲。山顶似鷲,又山中鷲,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智度论叁曰:「是山顶似鷲,王舍城人,见其似鷲故,共传言鷲头山,因名之為鷲头山。...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识

密教依释摩訶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一识。是真如随缘而為有情非情,此一一有情非情各有一心,故曰一切或曰,為同一真性,故曰一心。配於台宗之四教,则当於别教。第十之一一心识,又曰一切一心识。是通随缘之一切有情非情而唯為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乌芻沙摩

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芻涩摩,乌芻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芻摩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9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吉由罗

又作枳由逻,羈由罗,译言瓔珞。见[由逻]条,梵Keyūra。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迦楼罗

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鸟。新译曰妙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善施

梵语苏达。译曰善施。善施与人之义。西域记六曰:「苏达。唐言善施。旧曰须达,讹也。」Sudatta。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身,一身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叁曼

Samanta,叁满又作叁曼陀。译曰:等、普、徧。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俾礼

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天人师

如来十号之一。梵语曰舍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ṣyaśāstṛ,為天与人之教师,故名天人师。智度论二曰:「復名舍提婆摩菟舍喃。舍秦言教师,提波言天,摩菟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捨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