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身语意业 常与善相应
显示三恶道 引之令出离
若依止悲心 能趣寂灭乐
愍念诸众生 如母爱己子
于有苦众生 寻求而救护
鬼趣尚蒙祐 得生于天趣
若具足悲心 爱念诸含识
是名大丈夫 人天咸恭敬
若人有悲心 则能持净戒
如月照世间 光明常清净
能令诸众生 离愁怖忧戚
是故于悲心 毕竟常亲近
若人离粗犷 以悲心庄严
是名良福田 名称普周遍
由悲心普滋 诸根无垢染
住清净正见 去菩提不远
若人具悲心 如诸天自在
于百千生中 永离彼贫乏
若人意质直 如金可贵重
复安住悲心 斯为无尽宝
若人具精进 常勤求正法
以悲心明灯 为说除疑暗
常于昼夜中 不舍其悲意
随其所至处 乐说而无懈
悲心极清凉 息众生热恼
令得上妙乐 后获真常果
故诸佛所赞 悲为无尽财
亦如净池沼 能涤诸罪垢
是最上庄严 破烦恼黑暗
沃润菩提苗 令得真常果
若人有悲心 如牛出醍醐
具足其美味 蠲身心热恼
三有如巨海 三毒如驶流
悲心为舡筏 仁者所乘蹈
悲为功德财 白净法严莹
善人常系念 此说名为悲
悲舍离刚强 内则生诸善
除烦恼过患 如镕金出矿
悲心如宝器 满中容妙物
增长彼善根 随念获安隐
悲心如宝藏 众生用无尽
能破彼贫穷 成就广大利
悲心常寂静 乐修习诸禅
离放逸境界 出五欲垢染
又复起慈心 于他生愍念
令彼获轻安 得脱苦缠缚
以意善思惟 常远彼罪垢
解脱诸恐怖 志求寂静乐
常与忍相应 自他则无恼
世间咸喜见 后得生天中
若人能安住 慈忍无上宝
一切诸有情 瞻之如父母
慈愍无过上 为乐之根本
若人无是心 后则唯有苦
若梵天悲心 自在天忍辱
诸持明智母 皆不及慈行
不害第一福 正见最上善
寂静心常安 得离诸险难
是故当了知 心常生怜愍
以施戒忍慈 修成无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