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 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
《三藏法数》 / 783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訶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转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是说一切法真如实相之状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眾会惊疑。文殊释之。其他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讚偈等。法华部之摄。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旧译曰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译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菩萨之通称也。智度论五曰:「摩訶名大,萨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為摩訶萨埵。」同四十五曰:「摩訶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眾生。是眾生於世间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法华嘉祥...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斯陀含?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随学佛智解了菩提不从缘生,为无缘智故而求佛智;以众因缘求无处所禅,而求佛智得烧烦恼法,烧诸烦恼得佛平等法,求未得法如诸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虽度众生而不动众生求、不动众生界。有诸众生慧心微薄,...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 8768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叁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叁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
《佛学大辞典》 / 46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註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ā,新译到彼岸。谓越生死海到涅槃岸之正道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復次,於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尔时阿难白佛言:“文殊师利法王子问佛世尊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耶?” 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法王子问我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皆转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 阿难白佛言:“以何因缘,世尊说坚信、坚法、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 733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濡首童真复于后夜。为诸菩萨大士。广宣讲说不退转轮金刚句迹。何谓不退转轮。又族姓子。所以名曰不退轮者。如今菩萨说经法时。若来听者悉获谊归不复回还。便而讲说不退转轮令其信乐。不退转轮菩萨行者。不为众生造若干行。不为诸法修若干行。不于诸国土兴若干行。不于诸佛尊若干行...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816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餘涅槃者。叁,护法罗汉。於所得之证果,能自防护者。四,安住法罗汉。不退不进,安住於当位者。五,堪达法罗汉,能修练根而达於不动罗汉之性者。六,不动罗汉,根性最為殊...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一、布施方便。无慳吝,喜捨身命财,不求恩报。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头陀,不轻他,无染着。叁、忍辱方便。远离颠倒瞋恚,虽有横逆侵加,亦忍受不动。四、精进方便。捍劳忍苦,勇猛无怠。五、禪定方便。远离一切五欲及诸烦恼,於禪定解脱等法,锐意修心。六、智慧方便。远离愚...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
《三藏法数》 / 331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称之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於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叁护法也。叁,死相,九无学中之第...
《佛学大辞典》 / 353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就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处不退,而立五种之不退:一、大悲摄持不退,眾生生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持之,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触不退,生净土者,常照触佛光,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叁、常闻法音不退,生净土者,常闻水鸟树林之说法音,故一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繫。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梵语曰阿毘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安住於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证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於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寂光為常寂,光土,海会為一会之大眾。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诸眾来集,如万川之朝宗大海,故称曰海会。大日经疏叁曰:「復次,眾生一会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海会乃至不退菩萨。亦復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復难信。」演密钞四曰:「寂光海会者,寂光土也,海会眾也,即是...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诸菩萨得叁种法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叁法忍,於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法忍為证悟之异名。法為所证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忍有浅深之差别,仁王经明伏忍顺忍信忍生忍...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有二解:一,為顿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渐教。顿成顿悟佛果之法,名為顿教。楞伽经一曰:「如菴摩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中略)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依此义而佛自名圆觉经為顿教大乘,贤...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公案。「隐峰禪师,一日推车,次马祖展脚。在路上坐。师云:请师收脚。大师云:已展不缩。师云:已进不退。乃推车碾损祖脚。祖归法堂。执斧子曰: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师便出。於祖前引颈。祖乃置斧。」见会元叁,光明藏中,葛藤集下。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